就这一眼,可谓一眼万年。
实在太震撼了,里头一颗颗熊熊燃烧恒星悬挂于虚空中,由于是第三人称视角的关系,驾驶员能清晰感受到那来自恒星的澎湃能量。
这颗玻璃球就好像将整个虚拟星系的本体关到了里面。
“纳须弥于芥子,藏宏观于微观!”
那人类驾驶员惊叹了一声,与他一同前来探查的唤醒者也处在震惊之中。
实在难以想象,居然能有这么一种技术,将群星纳在这小小的十公里直径小球内,纵然知道人类的量子放逐打击,但这位唤醒者还是有些难以相信。
这是妥妥的藏宏观与微观的技术啊!
里头全是恒星,但似乎它们并不是维持虚拟星系存在的能量来源,或许是因为玻璃球内部空间太广袤,人类和唤醒者也没能“看”到其所在,但都能感受到那一颗颗澎湃的恒星。
也就是说,只要将这玻璃球切开或者炸掉,里头的东西就会被释放出来,届时大远航组织也就不缺补给物质了。
只是听到他们的报告,大远航组织总部这边仍然觉得有些不可置信,许多文明认为里头的澎湃恒星也有可能是一种虚假幻像,就如虚拟星河系一样。且那七彩斑斓玻璃球明显就是三维球体,就算第三人称观测模式也无法透过三维球体的壁垒看到里面,所以这不科学。
这么说也有道理。
于是人类和唤醒者再度出动更多战舰对玻璃球进行长达数十年的观察。
最后几乎所有观测者都认定,里头绝对藏有大量恒星。
至于视野无法透过三维墙壁的说法,人类战舰驾驶员和唤醒者都认为那玻璃球就是透明的。
同时,经过数十年的观测,人类和唤醒者还发现,那里头的恒星似乎是被等比压缩了。所谓的芥子纳须弥、藏宏观于微观,实际上应该就是一种空间等比压缩技术。
这妥妥的超越六级文明技术,反正这种技术大远航组织没有一个文明能做到。
而在这些年以来,大远航组织各文明也对这颗七彩斑斓玻璃球进行各种各样的实验,尝试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