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此为淮河,在徐,扬二州边境处共有720余里,适合登陆的地方共有15处”
陈登一边说,一边把这些地方都勾勒出来。
“两者相加,适合大军登陆之处共有22之多。
刚才将军所言,大军出动,行踪难隐。我军反其道而行之,大张旗鼓,在上述22处适合登陆之处都大肆修建水寨,建造船筏。使敌知吾大军在上述22处登陆都可能登陆。敌军便会在上述22处都作防备。
袁术军主力现在正在攻打庐江城,防守寿春的兵力本就不多,如分摊到上述22处防备,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设防。或者说防不胜防。如此一来,吾军渡江则易如反掌了。”
陈登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完,张辽抚掌大笑,赞道:“元龙之计,乃阳谋也。阴谋易识,阳谋难破啊!”
张辽忽然又想到一个问题,问道:“元龙此计虽妙,若我是敌军主帅,明知处处设防,等于处处不防。我必虚张声势,明面上全面防守,暗地里只重点防守几个地方。吾军又该从何处登陆呢?”
陈登又笑着说:“将军勿忧。吾军在何处登陆,是要根据敌军的布置来确是的。故现在言之,为时尚早。
吾在修建勾通徐,扬二州的邗沟河时,雇佣了扬州淮河岸边的许多百姓。大将军有令,扬州百姓穷苦。雇佣扬州百姓时必须加倍付给酬劳,以结善缘。吾从之。故扬州两河岸边的百姓至今仍感念徐州及大将军恩情。
吾已派人,潜入扬州,晓谕两河岸边百姓,一旦知晓某处布置重兵,某处没有布置,便暗中密报与吾方某人知晓,可获重赏。如此,袁术军的沿河布置,吾军便了如指掌了!”
张辽闻言大喜,道:“此次渡河,若能成功,元龙为首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