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下大魏太官令张温。“,虽然有些担忧和紧张,但张温多少还有些书生傲气,并没有太服软,只是小心地将两个儿子护在身后。
诸葛瞻看了他这个样子,倒还是有些佩服,笑着问道:”崔县令已经投降,张公何必执拗呢?乌氏城我军也已经收复了,您还有哪里可去呢?“
”哼,那也是在下要考虑的事情,我只问将军,愿不愿意放我走?“
”不愿意。“,诸葛瞻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您可是安定郡大才,我怎么舍得放走?“
”你!“,张温气恼道:”你就不怕在下以死明志?“
”不怕。因为您有儿子,还有家族亲友。“,诸葛瞻却根本不担心:”您自然有气节在身,可是为了身边人,也得好好想想不是?“
”……“,张温一下子给干沉默了,无言以对,憋了半天之后又问了一个问题:”你究竟是谁?“
诸葛瞻笑着拱手:”在下大汉军师将军,武乡侯诸葛瞻。“
”什么?你就是诸葛瞻?“,张温一惊,”崔县令输在你们手里倒是不冤。“
”张公好好休息,好好思考日后的路吧,归降大汉,我们也不会亏待你们的。“,诸葛瞻笑着便离开了。
”父亲,他是谁啊?“,小张轨在一旁十分好奇,从他的感觉来看,诸葛瞻对他们没有什么敌意,反而颇有拉拢的心思。
“当年的诸葛亮之子,听闻才智不下其父,民政军务都十分擅长,蜀地素有民谣:‘国之美政,葛侯之所为也。’,说的就是他。”
“可是他看上去好年轻,似乎而立之年都没有吧?”,张轨有些不敢置信。
张温感慨了一句:“听闻他十五岁入军,十八岁治郡县,得心应手,要是属实的话,那就不奇怪了。”
另一旁没说话的大儿子张肃也是开了口:“父亲,咱们这下怎么办,被拘押在此,时间长了,洛阳那边难免会有闲话,到时候就算能回去,孩儿担心您也说不清楚了。那些颍川士人只怕正盯着您这个位置呢!”
“你们让为父好好想想吧。”,张温眉头紧皱,感觉有些头大,他是很清楚,跑他是跑不掉的,但正像大儿子说的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