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此处,高笙书忽然感到豁然开朗,说:
“好,段元帅,你这个法子好,本帅就根据你的法子,令全军以旅为单位,分兵进军,寻找蛮夷主力决战。”
“大元帅英明,末将恳请领军先行。”
“段元帅,你不要心急,你先替本帅拟定各旅的进军路线,明日咱们召集各旅指挥使来中军行辕,大家再作一番分析,如何?”
“如此甚好,那末将即刻回去,根据大元帅的将令,将那各旅的进军路线拟出来。”
说罢,段友山正欲离开,高笙书却叫住了他,拿出一本薄薄的册子,说:
“段老元帅请看,这是今日宛仁兄刚给本帅送来的《兵武要略》,里面写一些兵法演练之事,本帅看了,觉得颇为有理,段元帅不妨拿去阅看,说不定也有裨益。”
段友山接过册子看了起来,过了许久,说:
“大元帅,谭老夫子门下无常人啊,大元帅随着丹宇殿下甫到军中,便奇计百出,几次挫败蛮夷奸计,一举扭转我军在战场上的颓势。而这苏宛仁,平日里见他沉默寡言,想不到他对治军之道竟有如此见地。大元帅请看……”
段友山边说便把册子递到高笙书跟前,说:
“他说,治军之道,首在纪律严明,次在选贤任能,再次在激励士气,终在团结一心。纪律不严,则军队散沙;贤能不用,则军队无魂;士气不高,则军队无望;团结不力,则军队必败。选贤任能,必先知人。知人之明,在于观察其言行;察言观行,在于了解其本心……这些言语,真是字字珠玑,令老夫眼界大开。大元帅任用此人为参军司马,真可谓人尽其才,今后有此人在大元帅身旁襄助,何愁蛮夷不破?”
“段元帅说得是,本帅前几日与宛仁兄把酒言欢,他对本帅说起治军之法,竟然头头是道,本帅一听,也是茅塞顿开,故此让他速速把核心要义叙写出来。想不到短短几日,他就写出了这本《兵武要略》,真是难得。
“适才段元帅看的还是前边总论,后边有关阵法演练,本帅觉得更是实用,什么一字长蛇阵、二龙出水阵、天地三才阵、四门斗底阵等等层出不穷,还有鸳鸯阵、拐子马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