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东明还把邮件设置了权限同步转发,信息分享给我了,以后只要他有,我也能同步收到,呵呵。但东明也说了,他说这个信息吧,得自己仔细分辨,所以可能参考性不大,他还让我最好是分享给您看看,以您的经验来判断。所以,东明可能要搞一个小型的数据中心。”贺嘉音有点忘乎所以了,说到汪东明就越来越兴奋。
贺新辉听到这里眼睛又是一亮:“数据中心?”
“嗯,就是找人把市场各种信息综合起来,按类别分析,方便查阅,为市场决策提供依据。”
“如果作为市场依据的话,那得找个非常信任的人才行吧?”贺新辉问道。
“嗯,我也问他同样的问题了。你猜他怎么说,他说只要人可靠就行啦,专业人士干这事儿,这也是一份很有成就感的事儿,所以一般不会故意弄虚作假。而且即使数据出来了,也得看怎么用?就比如这次买货,判断后面价格会涨,但只是有几率。”
“嗯,是的,没涨反跌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说了,得有那个冒风险的实力,就比如这次他买了3000多吨。他的操作模式是如果继续涨,他就继续买,当然后面买的会背靠着出货来做,只要出货价格比当天买进的价格高,就没有问题,而且有了那3000吨打底,量大买货,也好去谈价格。如果遇到跌价,那就当天不买货,以略低市场的价格陆续出货,因为手里的货是低价购进的,所以涨价后跌价出货的情况下,也不至于亏钱。即使是跌破成本价,货还在那里呢,所以他不怕,因为他都是用的自己的资金,并没有贷款或者加杠杆去买货。”贺嘉音把汪东明的操作模式一五一十地说给自己老爸听,然后定定地看着贺新辉。
“哦,这小子这么有魄力?这么多货全是自己的资金,做天胶竟然还没有用到银行的额度?他那个数据中心的想法不错,我们可以和他共建。”贺新辉了解了汪东明的整个操作过程,很是感慨。
“共建?他说他可以随时分享给我的。”贺嘉音脑袋里不知道咋想的,完全忘了屏蔽自己和汪东明的亲密关系。
“嘉音……”贺新辉看了看自己女儿,有些犹豫地喊了一句。
“嗯,怎么啦?”
“你打算和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