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的两个儿子,一个是报社的记者,一个是报社下属广告公司的副总,试吃之后,不仅对菜品的味道十分满意,同时也对店里新颖的促销方式和服务态度十分满意。
记者给店里做了一篇采访稿,应该很快就会登在晨报上面。
而刘阿姨主动要儿子在他的人脉圈子里发放试吃券,也引流来了很多单位客户,这些单位客户一传十,十传百,最近,店里的客单价明显提高了不少。
鲫鱼店此时已经营业了快一个月,两人盘点了一下收入,营业额差不多达到了13万的样子,扣除人工和其他成本之后,纯利达到了9万。
陈启辉兴奋得双手捏拳在胸口摇动,又和关远舟抱在一起,简直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
两人约了六一路的房东见面,豪气地提前付清了合同欠的租金和押金,无债一身轻的感觉,更让陈启辉心情愉悦得吹起了口哨。
与此同时,经过关远舟和林飞儿反复讨论,设计成型的门一路门面的装修图纸,也在装修工人加班加点的赶工之下,基本完工,只要做了开荒清洁,添置的厨具、餐具全部到位后,就可以开始营业。
关远舟和陈启辉商量了一下,决定由表现良好的关远洋做鲫鱼店的店长,关父留在鲫鱼店做服务员,另外再聘请了1名洗碗女工,3名服务员,1名厨师和1名墩子留在鲫鱼店,另两名后厨提前转入六一路的毛血旺店,由关远舟开始培训和试菜。
陈启辉也转到新店当店长,负责管理新店。
鲫鱼店的利润丰厚,陈启辉知道关远舟要避嫌,主动提出了一个丰厚的薪酬方案,关远舟也没有扭扭捏捏,同意了陈启辉的方案。
在今后的计划中,关父和大哥关远洋只是暂时呆在鲫鱼店帮忙,等毛血旺店的生意走上了正轨,关远舟就会让家里人离开,另有安排。
所以,家人离开后,陈启辉高于同行的薪酬方案,针对的只是岗位,这对店里的良性发展是有着长远好处的,他没有理由不同意。
关远舟在和陈启辉的交流中,也一直有意无意地把后世胖东来的成功经验灌输给陈启辉,企业要想走得长远,营造员工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的责任感,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来说,实在是怎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