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用这火浣布替换这锦缎,那么这球囊可减重三成,载人增至五名,尚有余力携带火油罐或旗鼓” ,大匠杨肖笑着说道。
楚王熊章听到大匠杨肖的话后,不禁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站在一旁的禁卫军宋武也同样面露异色,他显然没有预料到这个看似朴实的工匠竟然如此深藏不露。
楚王熊章嘴角微扬,露出一抹微笑,缓声道:“在飞灯上放置桐油罐,这应该是公输子的建议吧?”他的目光落在杨肖身上,似乎在等待他的回答。
杨肖的脸上原本洋溢着兴奋之色,但在听到楚王熊章的问题后,那兴奋的神色瞬间消散了几分。
他先是小心翼翼地看了楚王熊章一眼,试图从对方的表情中揣摩出王上的心思,但却发现自己完全无法看透。
犹豫片刻后,杨肖决定如实回答:“回禀王上,臣虽然研发了这飞灯,但它的优点和缺点都十分明显。
因此,臣曾特地去请教过公输子,而后续的改进方案,公输子也确实提供了一些宝贵的意见。”
楚王熊章闻言,呵呵一笑,似乎对这个答案并不感到意外。他轻声说道:“原来如此,我说这飞灯的设计风格为何如此熟悉呢。”
后续的改进方案分明就是朝着一款军中重器的方向整改的。
“若是按照杨子的改进方案,何时可以进行下一轮实验?”,熊章一脸肃然的问道。
“三日,不,臣两日之内就能做出臣的改进方案的试验品出来,到时候还请王上一观效果”,大匠杨肖一脸认真的回答道。
“两天吗?”,熊章想了一下自己的行程,他虽然没有计划在天工城久留,但为了这飞灯,他还是愿意多等两日,于是笑着说道:“希望两日之后,杨子不会让寡人失望”。
“臣一定会给大王一个满意的结果”,大匠杨肖兴奋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