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七擒七纵
(一)一擒一纵
孟获首次被擒后,诸葛亮将他带到营帐之中,亲自为他解开绳索,请他入座。诸葛亮和颜悦色地对孟获说:“孟将军,吾知南中之人,皆为豪杰,君之起兵,亦是为族人着想。然蜀汉与南中,本为一体,若能和睦相处,共享太平,岂不甚好?” 孟获却冷哼一声,回应道:“吾等南人,自由自在,不欲受蜀人管束。今日被擒,乃吾之不幸,绝非心服。” 诸葛亮见状,微微一笑,说道:“既如此,吾放将军归去,可整顿军马,再来一战。” 孟获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诸葛亮会如此轻易地放他走。但他也不甘示弱,站起身来,转身离去,心中暗暗发誓,下次定要让诸葛亮好看。
(二)二擒二纵至六擒六纵
孟获回到部落后,开始重新整顿军队。他总结了上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改变了作战策略。他加强了士兵的训练,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还联合了更多的部族,扩大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不久之后,孟获再次率领军队向蜀汉军队发起进攻。这次,他采用了游击战术,利用南中的复杂地形,不断地骚扰蜀汉军队。然而,诸葛亮洞察了孟获的意图,他派出小股部队与孟获周旋,主力部队则悄悄地绕到孟获的后方,切断了他的退路。在一场激战之后,孟获再次被擒。
诸葛亮依旧没有惩罚孟获,而是再次释放了他。如此反复,孟获又经历了四次被擒被放的过程。在这几次交锋中,诸葛亮每次都采用不同的战术,让孟获应接不暇。有时是利用奇袭,有时是诱敌深入,有时是声东击西。而孟获也在不断地成长,他逐渐认识到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超自己,但他心中的那份倔强与对南中的执着,让他始终不肯彻底投降。
例如在第四次被擒时,孟获设下了一个看似天衣无缝的陷阱。他在一条河边佯装败退,引诱蜀汉军队渡河追击。而他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