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闻笙几人从马车上跳下来,活动了活动冻僵的手脚,跟着李振国往人群中心走去。
他们几个今天就是来看热闹的,冬捕在后世可是了不得的一项文化传统。
鹿闻笙在现代的时候没见过,现在穿了这边来有条件看到最原始的冬捕场面她肯定得来啊。
等李老爷子确定了位置后,大家纷纷拿出工具准备破冰下网,李振国指挥着众人,在选好了位置开始凿冰。
吕浩好奇地在一旁观看,只见冰层很厚,每一下凿击都震得手臂发麻,但队员们却干劲十足,一边喊着号子一边用力。
“通了通了,我这边凿通了!”
头一个喊话的是李富贵,他跟陈程俩人负责凿一个冰窟窿,差不多用了二十分钟才完全凿开。
鹿闻笙跑过去一看,好家伙!那冰层得有四五十厘米厚,怪不得凿了这么久才凿通。
李富贵一边往外铲多余的冰一边给他们几个小子科普:
“这冰啊,凿出来就得马上铲出去,不然的话,立马就会重新冻住,那可就白费劲了。”
每隔35米凿出一个冰眼 ,一边凿冰,一边舀出冰碴,确保每一个冰眼均匀分布。之后,就要进行走杆下网了。
用引绳木杆来引导渔网在冰层下移动,这个过程需要多人配合协作。
一人负责拨杆、一人负责校杆、一人用钩子将“引绳”拽出。
渔网在冰下顺杆移动,形成一个大圈,最终在出网口合拢。
整个过程复杂而又繁琐,非有经验的人不能完成。
直到天光大亮,才把网全部放下去。
接下来就是搅水了,通过这些冰眼向水中搅水,使鱼群聚集到特定的区域,以便于抓到足够多的鱼。
这时站在冰面上仔细观看的话,就能看见一条条的大鱼被紧紧的包裹在网中。
而平安大队用的渔网则是那种把网兜改成8厘米的,捕大放小。
把大鱼打捞上来,把小鱼全部放掉等来年再捕,也是保护生态平衡的一种手段。
当渔网的前部到达出网口后,队员们还会换上牵引绳,用马拉着绞盘的不断转动,将渔网从河中慢慢拉出。
接下来,就是丰收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