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神情肃穆,平视向前,整齐抬起、落下的双腿犹如敲鼓的木槌,砸击地面发出隆隆的脚踏声,仿佛要将前进途中的任何物体碾成齑粉。
腰挎战刀的指挥官昂首挺胸,使用汉语吼出自身所在的公会小队。
虽然卢得孟没几句能听懂,但还是有译官把这些含义记在脑中——
什么“喵喵小队”、“曹贼同好会”、“中老年俱乐部”、“葬爱家族”、“老近卫军”、“大唐不夜城”、“要吃香菜”……
“要你命三千”、“神圣泰拉”、“村里人”、“紫禁之巅”、“钓鱼要戴头盔”、“p社战犯”、“星辰大海”、“集帅庇护所”……
一支支精神抖擞的天兵从街面掠过,自报番号(公会)的天兵已然超过五十,一举一动间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精兵。
与这些精悍的天兵相比,朝鲜官军的校场演武倒像是不入流的戏台班子,难怪贵族军打不过天兵,就这精神面貌就被人甩一大截。
真不愧是打过鞑子精兵的虎狼之师,浑身散发着杀过人、流过血的精悍神威,叫情不自禁心生敬畏。
路人们不由得发出阵阵低呼,卢得孟也看得目瞪口呆,连连拍手叫好。
悍卒与新兵的气质截然不同,就像是猛虎与猫咪冲着你哈气,前者能把你吓得意识暂停,后者却只会让你觉得可爱。
面对如此精悍强军,卢得孟感慨百闻不如一见,天兵的精悍真是让自己开足眼界。
开头的天兵方阵走了半晌,直到出现不同款式的甲胄颜色,老家伙才意识阳刚威猛的天兵已经走完。
接下来出场的也是大明天兵。
相较头一批天兵,这些“后来者”的装备和精气神减弱了许多,粗管鸟铳、弓弩装备削减一半,不少人装备着腰刀、长矛、钉锤,恍若战兵与辅兵杂糅的混合部队。
一股莫名的熟悉感涌上心头,卢得孟心说,当年在朝鲜北方屯驻的明军便是这般气质。
不过这批明军的军容与兵器倒是强过东江镇,属于是军饷吃满的那种。
卢得孟猜测刚才是精锐天兵,或者单指背嵬军序列,而这些只是跟随背嵬军作战的普通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