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来的知府到底是何方神圣?不仅能拿到高产的玉米种,还能拿到朝廷印制的一手资料,甚至于还能拿到农具样品??
“是。”不管心里怎么狐疑,郝时节并没有直接出口询问,而是应声退下。
“对了,除了粮种和农具,我想问问,我们西昌府的耕牛充足吗?”花蕾问道。刚在漠北的时候,章侍郎开荒遇到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耕牛不足。
“回禀大人,我们西昌府耕地除了用牛,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用骡子和驴来耕地的,所以这方面很充足。”户房下面的陈都曹起身回话道。
“哦……”花蕾有些惊喜道,“不过,相比于耕牛,驴的力气应该没牛大吧?还有水田也不太适合用驴耕吧?”
“回禀大人,确实是这样的,因为驴体型相对较小,所以没有牛力气大,水田耕地的话,确实牛更合适。
不过,驴也有优点,旱地耕田非常的不错,而且它口粮比牛小,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比较强。在一些山区或小块农田,驴还能凭借灵活的身形,完成耕田任务的。
当然速度会比牛慢一些,但是帮助百姓进行土地的初步整理,还是不错的,所以两者各有千秋。”陈都曹回答道。
“那我们西昌府的耕牛和驴的数量大概有多少?府衙有养殖驴和骡子?”花蕾又问道。
“府衙养殖的有二十八头牛,四十头驴。牛和驴基本保证府衙官田职田开垦的需要。
至于其他的州城下面的,具体数量下官也不是很清楚,如果大人需要数量的话,我可以去统计一下,不过不会很多。
费大人关照过,牛和驴都是需要口粮的,现在百姓尚未温饱,所以只要保证耕地,就可以了。
另外,府衙也有少量的骡子,还有马匹,用于出行,还有……配种。”陈都曹觉得对着一个年轻的女大人,说配种有些尴尬。
“哦,那就是说,府衙养殖的只是保证官田和职田的耕种?百姓的耕地还是需要他们自行解决的是吗?
那百姓……还是自己人力耕田?”花蕾皱了皱眉,丝毫没察觉到陈都曹的尴尬。
“……是的,百姓自己解决。有些村里会有一两家条件稍微好点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