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刘瑁并不知道,此人便是南北朝时期的权臣桓温的先祖,即将在未来担任着重要角色……
策眼徐延,乃是尚书令徐庶之子。
徐庶虽出身寒门,但如今位高权重,其子徐延能中策眼,亦在情理之中。
璇花庞林,则为军师中郎将庞统的弟弟,荆州庞家也算名士辈出,在科学院和儒学院中皆有子弟,庞林有此成就,理所当然。
明法科三甲名唤宪元、鉴眼、棘花。
其中宪元不是别人,正是他颇为器重的陈留高氏,高干的弟弟,法令达人高柔之子高俊。
须知高柔精通律法,而高俊子承父业,夺得宪元实至名归。
鉴眼法邈,乃法正之子。最后的棘花张毣,则是如今的朱提郡太守张裔之子。而这几人的入选,既是对他们自身才学的肯定,也是对他们父辈功勋的一种延续和回报。
明史科三甲被称作麟元、青眼、墨花,此三甲之名分别落入了顾邵、庞山民、薛综之手。
其中顾邵乃江东降臣顾雍之子,吴郡四姓之一;庞山民是名士庞德公之子,荆州庞氏之后;薛综则是原在交州,后主动前来长安投效的交州名士。
这三人中,其中两人的上榜则代表着刘瑁对新归附的江东以及遥远的交州士人的接纳与安抚,有助于进一步稳定这些地区的民心。
至于明礼科的三甲,瑄元王黑、珩眼孔谦、琇花郑显,这三人的身份更是引人注目。
瑄元王黑是已故司徒王允之孙;孔谦为北海孔融的幼子,最后郑显则是刘瑁恩师、大儒郑玄之孙!
其中王允一手策划剿杀了董卓,但同时他也是导致蔡琰之父蔡邕身死的罪魁祸首。
但刘瑁却并未因此而针对太原王氏,反而一视同仁,此前的王凌、如今王黑的上榜,正表明了刘瑁的一视同仁,唯才是举。
而孔融乃孔圣之后,天下闻名的鸿儒,此次孔谦也是冒着风险,从鲁国远道而来参加长安县试获得的资格。
至于郑玄则是经学泰斗,汉帝刘瑁的老师,他的孙子,刘瑁岂能不重视?
这三人的后人能在明礼科高中,无疑象征着刘瑁政权对汉室忠臣、儒学道统、师门情谊的尊崇与继承。
这对于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