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闲小心翼翼的看向李世民,哪知李世民不耐烦的道:“说。”
苏闲咬咬牙,艰难的开口道:“我这个学堂倒闭倒不是入不敷出,其实是我无法完成后续。”
李纲眼前一亮,激动的看着苏闲。
“不是因为入不敷出?”
苏闲点点头。
李纲激动了。
“说说因为啥,在我看来,只要不是钱,都是小事。”
苏闲挠挠头,小声解释道:“按照我的设想,学堂的那些小孩,无论男女,在学完五百个常用字后就会被我送入长安县的义诊堂,就是胡御医他们义诊的地方。
在那里给打下手,这样他们就能赚钱还我学费,吃住,这样就能继续维持学堂。
等他们长一些,大概能学会一些简单的医术,尤其是外科,跌打损伤的,这时候我就能借助我的官职,把他们送入军队当医生,继续赚钱,并且养家糊口。
而义诊堂也可以接下一批学生,形成一个循环。”
说完,苏闲赶紧低下头。
其他人都震惊的看着苏闲,心里忍不住感慨,好厉害的操作。
李世民则有点尴尬,他刚撸了苏闲的官职。
不过,李纲则皱眉道:“你这学堂,不教人为官吗?那出来的还叫读书人吗?”
这个问题让在场的人都愣住,随后反应过来。
对啊,苏闲这个学堂教的东西和他们以前认识到的不同。
不是教导为官之道啊。
而不当官,不为民做主的读书人还叫读书人吗?
苏闲微微叹口气,直视李纲,平静的道:“李师,我认为他们读书,首先想的应该是活下去,而不是当官,不是你们定义的读书人该做的事。”
苏闲最讨厌的就是古代读书人那一副天天喊着为民请愿的样子,说的多了,都把这个当成了读书人的标准,结果却没有几个人能做到,还都瞧不起其他行业,简直有病。
李纲被苏闲的话弄的呆住,一时不知该反驳什么。
良久后道:“你就不怕他们未来恨你吗?
恨你让他们入了匠籍,而没有因为读书,走入读书人那条通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