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还是因为资金充足,在实现的时候不计成本,正常来说一家企业可不敢这么浪费钱。格物致知研究院现在的风格有点类似于上世纪大名鼎鼎的贝尔实验室,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鼓励进行技术应用探索。最关键的是格物致知研究院和at&t鼎盛时期的贝尔实验室一样,不差钱。
班行远向船夫哥介绍了研究院在新能源车辆方面的技术储备,船夫哥立刻就心动了。原本他只打算在igbt上和研究院进行合作的,哪想到研究院在车辆技术方面远远地走在了时代的前面。很多技术都是在他设想中好些年后才能实现的。
班行远结束参观后船夫哥立刻买了去京城的机票,他迫不及待的要见一下班行远描述中的各种车辆。他也确实看到了,在研究院的一个试验场他看了并试了这些车辆,性能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经过协商每个技术路线借了一辆打算开回深圳做一个极限测试。又紧急申请了实验车辆的上路许可,研究院的这些车辆可是不具备上路条件的。
请了研究院几个暂时没有研究任务的技术人员,后面跟着三辆拖车就上路了。研究院的科学家对这些车子跑多远不出故障可是没有一点谱,毕竟是做技术验证的,就没考虑耐用性。果不其然,原本最多30多个小时就能跑完的全程愣是用了1个星期。在高速上总是因为各种稀奇古怪的故障抛锚,用拖车拖到服务区修好后接着上路。
虽然一路上都是各种各样的故障,船夫哥非但不失望,反而越来越振奋。虽然在他眼里这根本算不上一辆车,有很多问题,但都是能解决的。三辆破车的动力、加速性能,特别是能耗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在服务区修理的时候技术人员经常用车的外放电力操作电动工具,意外的引起了一群人的关注。
“这车是哪里买的?这个电力外放对我们来说太有用了。”他们是搞地质勘探的。
“这是技术验证车辆,不是量产车,而且不知道什么时候量产。”
“那真是太遗憾了。留个联系方式,什么时候量产了我们一定会采购。要是越野就好了。”
几经坎坷到了深圳,船夫哥把三辆车交给工程师,马上就飞回了京城。他得赶紧把合作的事情定下来,不光是igbt,还有车辆技术。柳浥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