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行远皱着眉头读着这个答案,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似乎是程序“思考”的过程。果然,把这部分读完后,下面是正式地回答。
“‘公’是汉字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字,其起源和演变过程反映了古代社会观念的变迁。以下从字形、字义和文化内涵三个方面进行解析:
一、字形溯源
甲骨文(商代)
甲骨文‘公’作“”,由‘八’(表分)与‘口’(或作“厶”,即“私”本字)组成,构形体现‘分私为公’的会意。学界主流认为,此结构象征将私有财物均分给群体,指向集体共享概念。
……”
班行远立刻动用权限查阅了后台的数据库,发这上面的问答的内容只出现他和程序的这次问答中。当然了,基本的资料是有的,但是系统的给出这个汉字起源演变的内容却是没有的。这意味着这个答案是程序是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自己生成的。这就有点吓人了,这意味着程序有了类似于人思考的能力。
这和已有的人工智能通过计算决策选择资料库中最优答案的情形有很大的差别。
“这个见鬼的程序都演化出来了什么?”班行远非常的不理解。
再次调出代码认真地读了出来。因为核心功能是他自己写的,所以只需要关注发生明显变化的部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