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纪低头思索良久,缓缓道:“陛下,臣以为可先于亲卫中择一部分试行此制,观其成效。若可行,再逐步推广。如此一来,即便有问题,也可及时调整,不致影响大局。至于钱粮之事,可从各地赋税中,酌量拨出一部分,专款专用,以解燃眉之急。”
朱厚照听后,眼睛一亮,但是很快便又丧气了起来:“先生此计甚妙!只是如此不知何时方能成事。”
毛纪赶忙宽慰皇帝道:“陛下勿忧,今日之大明非太祖太宗时,只要陛下励精图治,何愁大事不成?”
朱厚照闻言知道毛纪是在宽慰自己,同时对待毛纪的感观再次好转,比杨廷和、蒋冕好多了。
不过朱厚照要是知道毛纪的内心想法估计要吐血,现在毛纪立志效仿李东阳,将张大顺比作刘瑾、王振!
张大顺比刘瑾、王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小孩子心思细腻,聪明。皇帝身边要这么聪明的太监干什么?从刚刚奏对中毛纪更加确信,皇帝离不开张大顺!
此时朱厚照笑道:“先生莫要宽慰我了。这事儿,朕再计较。”
毛纪正要再言,此时刘全忠进来道:“主子爷,荣王来了。”
朱厚照便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帘子掀开,却见一个头戴翼善冠,穿赤色盘领窄袖袍,前后及两肩各金织蟠龙。正是荣王朱载坖。
朱载坖见毛纪也在,刚刚踏入的一只脚就要收回,却被朱厚照眼尖瞅见道:“干什么?还不进来?”
朱载坖这才进来。
毛纪赶忙行礼,朱载坖连忙道:“毛师傅不必多礼。”
朱厚照见此招手让他进前来,朱厚照对着毛纪道:“此子贪玩了。”
毛纪闻言一愣,心中不大会意皇帝为何这么没来由来那么一句于是道:“殿下年纪尚小,此乃天性。”
朱厚照抚着朱载坖的背道:“他出阁讲学时间已经很长了,侍讲学士们都说他好学。真不知此子日后如何。”
毛纪接着道:“列圣庇佑,又有贤臣辅弼,大明千秋万代。”同时心中也在感叹:“这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