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秦乐一同学说的比历史课本上说的还要详细。看来是课后还自己仔细地去了解过熙宁帝的生平的!
那你还能介绍一下熙宁生平做出的功绩么?”老师满意地对秦乐一笑了笑,点头夸奖道。
“熙宁帝的一生,在各个方面都为百姓的生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就是在农事方面。在熙宁帝还未起事之前,就发现了高产并耐旱耐高低温的新粮种红薯,并大方地将之推广了出去。
在那个其他稻麦等粮食只有亩产不到三百斤的时代,亩产高达两千斤以上且更容易种植生长的红薯的出现无疑是对整个农业结构的一次大型的飞速发展。
也是由于红薯的出现,让当时的我们国家在近十年的气候异常、天灾频发的时候,让更多的百姓活了下来!”秦乐一走到了陈列馆最前面的陈列柜,指着里面的红薯模型和几张临摹的女帝传粮种图开口。
“而在熙宁帝登基之后,她又建立了专门的农事院,也就是我们国家现在的农业研究所的前身。
熙宁帝自己带队,招揽了许多对农业各方面有一定研究的农官们,对农业进行了许多的改进。
他们改良了当时的农具,研究出了许多更高效省力的农具。还研究出了在当时最为先进的沤肥方法,现在在我国某些地区,还在使用。
他们还推广了间套轮种的种植方法,让土地种植更科学。后期还利用杂交育种的方法,改良了种子,让不少农作物的产量达到了质的飞跃。
他们的很多研究成果,到如今还在我们很多地方被许多农民使用着。
也正是因为农业的高度发展,让沐朝在当时自然环境其实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社会仍旧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人口也在短时间内飞速增长了起来!”秦乐一指着展柜中展出的另外几件物品,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