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娇的生活如今可谓是红红火火,而苏老家的日子也在逐渐改善。两年前,当苏娇与贺彻确定婚姻关系后,一次机缘巧合下,贺彻成功地为苏娇的大哥苏东在镇上找到了一份工作。这使得苏东得以脱离在家务农的困境,成为一名有收入的工人。
家里有了这样一个拿工资的人,经济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苏老家的生活条件自然也好了许多。
后来,随着零食厂的不断发展壮大,苏娇想起苏老太似乎有一些制作美味零食的独特配方。于是她写信给苏东,让他告知苏老汉,组织一些家中有手艺的妇女,共同探讨一下本地还有哪些特色美食或小吃可以开发利用。
如果有,就可以充分发挥当地妇女们的手艺优势,在老家建一个零食分厂,由海岛这边提供真空技术,一方面为红绵大队提供一个增加收入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能为零食厂带来更多的零食口味。
毫无疑问,尽管苏娇在红绵大队建立分厂时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心,但红绵大队并未令她感到失望。
在苏老汉与苏老婆子的积极牵线搭桥下,红绵大队成功地研发出许多具有本土特色的零食。其中包括咸鸡蛋、咸鸭蛋以及肉干条、卤肉等等。
这些零食相对来说口感偏重,但却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尤其是有些人喜欢将它们当作菜肴购买,认为非常下饭。
随着销售额的不断攀升,红绵大队进一步拓展了一些养殖副业,从而支撑起了生产和制作环节。至于销售方面,则与零食厂展开了紧密的合作。
因此,不仅仅是老苏家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着提高,整个红绵大队的居民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相当大的改善。
苏老太和苏母也趁机被安排进入大队的零食厂工作,无需再像以往那样下地劳作,工作变得轻松了许多。
而当苏娇的大哥苏东在镇上站稳脚跟之后,大嫂张小莲也随即一同前往镇上开始新的生活,一方面是年轻夫妻不好分开生活,另一方面是苏娇的侄子苏安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在镇上上学质量肯定比在村里的好,所以一家人商量过后,就让苏东一家三口在镇上租个房子生活了。
因为苏东的工作是贺彻托战友介绍的,而贺彻的战友赵易是退伍军人,转职后在苏老家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