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孔挖出来的材料的碎沫--只有6种元素,但似乎没有一种元素是与半球形凸起物的7种元素中的任何一种元素是相同的--这又证明了阿三的猜想--这个半球形凸起物与飞轮壁--不是低--而是根本没有融合性--
这个…只能是寄希望于这个半球形凸起物自身是有强大的信号接收和返射能力的了--不然怎么承担追踪的任务呢--
使它与外界有2公分直径圆范围的直接接触--总该足够接收或返射相关信号了吧--
也不知道它的具体功能是怎么发挥的,一般的电子产品、就算是量子产品、光子产品,也就这样了--
于是,阿三决定动手予以改装--在飞轮的内壁、再“挖”洞--把那个2公分直径的小孔“挖”大--挖到10公分直径的大小--
而那个半球形凸起物连底坐在内一共是8公分的厚度,就这么把它放入这个直径为10公分的挖大了的洞里面去,在内壁处还有1公分的凸出…
阿三又在外壁的向内层方向“挖”了个1公分深、10公分直径的一个“凹坑”。使半球形凸起物的底座放进这个“凹坑”里后,既能使底座固定住位置、又使它的圆球面的顶面刚好与飞轮的内壁齐平--
然后,阿三就用从飞轮内壁上“挖”出来的材料碎沫元素、回移到半球形凸起物的球面一端的周边--只剩中心一个2公分直径圆范围的球面--
最后、就好像是在飞轮的内外壁中间,开了一个直接接触飞轮内外的一个小孔--
飞轮内壁上的半球形凸起物--不见了。就只有那个小孔…像个“小眼睛”--可窥视到飞轮的内部和外界…
阿三对自己的这个改装比较满意。
看了看堆放在环形平板面上的一堆堆的碎沫元素,阿三一时也没办法--就只好把从半球形的凸起物上分解移离下来的7堆元素排成一排,把从焊接材料处分解移离下来的8种碎沫元素也排成一排,再把从飞轮壁内层和外层分解移离出来、又回移、而剩下的6堆碎沫元素、也排成了一排。
然后,阿三对金毛狮太子说:你--看护好这些碎沫,我会叫人来取走的,就是你见过的、来你飞轮里装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