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延辉叹了口气,智能家电市场他都能拿下,可谁想到茶叶市场竟然能让他折戟沉沙。
万幸的茶叶确实是必需品,市场很大,还不至于让他赔钱,但想着扩大生产也是没有可能性了。
“这么便宜?”陈锦年惊讶的说道。
他知道很多农产品的价格全都很低,但茶叶如此便宜,他还真是没想到。
“做一斤茶叶需要几斤鲜叶啊。”
“不好说。”林延辉迟疑的摇摇头,“一般来说是四五斤出一斤茶叶,但采摘时间,茶树长势、日照时间,降雨差异等都有印象。”
陈锦年在心里盘算着价格。
按照林延辉的说法,普通茶叶受鲜叶的成本制约还是很大的,加上茶叶的评级很严重,小厂加工出来的茶叶卖不上价倒也正常。
“你们没想过找人合作吗。”他开口问道。
“合作的门槛很高,品牌企业都有自己的茶园和加工线,不会要我们这种小厂出品的茶叶。”
“不是,我是说其他品牌,比如,奶茶品牌,他们只是需要口感而已,至于用的茶叶是特级还是三级,在加奶加糖加小料后,好像没什么区别吧。”
受到启发后,林延辉低头看向自己的茶杯。
“嘶,我怎么想到啊,茶我卖不上价,那我卖奶茶了,就算只卖几块,那也能把茶叶养起来啊。”
“几块钱?叔,你现在去楼下看看,哪有几块钱的奶茶啊,全是一二十起步,三四十的也不在少数,现在讲究高端化品牌化,谁不冲高谁low。”万梓宁微微吐槽道。
林延辉震惊的抬起头,他从来不喝这奶茶,对这东西的认知还停留在当年两三元一杯的街头奶茶摊。
“梓宁姐说的没错,现在奶茶店的运营思路和互联网公司一样,先是低价抢占市场,占据曝光和流量入口,然后再慢慢提价,向上谋取行业定价权和高消费能力群体。”
陈锦年虽然很反感这种除了工资不涨,所有东西都在上涨的怪相,但这确实是当下的趋势,也是从大老美那边流传过来的先进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