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笑了笑:“干完事我们可以立即离开,但财务和门卫总不能一直躲起来吧。这门卫因为儿子结婚女方要钱,实在拿不出来,才答应我们的。他的条件是真查起来找个替罪羊。不然他们怎么会来帮忙?陈向东的名声本来就不好,也不招人喜欢,正合适做替罪羊。”
旁边的小弟立刻附和:“老周,还是您英明神武啊。”
老周看了他一眼,说:“那叫深谋远虑。你这书没少读吧,连个基本的文化素质都没有。拍拍马屁也要拍得像个样儿。”
停了停,他又严肃地说:“大家都听着,这次行动一定要干净利落。完事后如果没有事,先去乡下避一阵子再回来;如果有事,立即逃走。
谁要是拖后腿,我绝对不会轻饶。都给我留点儿神。”
众人心中一凛,立刻正襟危坐,齐声道:“放心吧,老周,弟兄们绝对不出岔子,您放宽心吧。”
老周又补充道:“真出了事,大家一定要咬紧牙关,谁都不能说出实情,谁要是出卖了兄弟们,后果自负。”
众人又是一阵拍胸发誓。
他们保证无论如何都不会背叛彼此,誓言令人动容。
陈向东回到家,没心思考虑吃饭的事,随便跟妻子王芳和岳母秦惠茹打了声招呼就先躺下了。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思绪万千。
从顶替父亲进厂,到拜师于大伯。从学徒逐渐升至一级技工,迎娶秦惠茹,省吃俭用买了一台缝纫机。儿子阿壮和女儿小芳相继出生,几年时间过去了,技工等级却没有提升,到底从何时起懈怠了呢?
大概是家里生活困难,大伯开始帮忙时,他从最初开口借,渐渐变成了直接要,再后来习以为常。
总觉得有大伯的帮助便够了,失去了进取之心。
直到后院的李建国母亲突然离世,李建国被大伯收为徒弟。那个以前默默无闻的孩子突然变得受欢迎。
随之而来的是对比。随着李建国受到大伯的青睐,自己则逐渐被忽略。
直到因为一次打架事件,母亲向大伯讨要罚款,之后被大伯逐出师门。这件事虽然低调处理,但在工厂内部仍然传开了。
从此,他的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