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不知道晋国强大之后,会对秦国造成什么影响”。
秦穆公听完百里奚的话,许久没有说话,思忖许久,然后道。
“嗯!百里大夫言之有理,我现在突然觉得吧!立夷吾较为合适,你看他还许给我们秦国河西之地。
咱们拥立夷吾获取继任国君,既能得了拥立晋国国君的好名声,然后还能不费吹灰之力,得到大片土地,此乃一举两得的好事”。
于是秦穆公让公孙枝带领兵车三百辆,秦军五千人前去梁国,护送公子夷吾回国继位,同时派人告诉里克和丕郑,秦国决定互送公子夷吾回国,让他们准备迎接,新国君。
里克和丕郑等人得到了秦穆公的消息,于是里克找到老臣狐突,让他主持大局,带着国君车乘仪仗,到晋国和梁国边境迎接公子夷吾。
而夷吾老师吕甥心中始终忐忑不安,尽管他们已采取了一系列行动,但仍担心局势不够稳固。
毕竟在国内,支持公子重耳继承国君之位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重耳声名远扬,备受民众爱戴,若要确保夷吾能稳稳地坐上国君宝座,仅仅依靠秦国和国内这些力量显然远远不够,必须寻求强大的外部援助才行。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吕甥果断地早早派出了两路使者分头行动。其中一路快马加鞭赶往成周雒邑,目的就是要拜见周襄王,并向其坦诚地表明来意。
吕甥深知周襄王对晋国局势一直颇为关注,因此开门见山地表示:只要周襄王能够公开表态拥护夷吾成为晋国新君,那么从今往后,晋国必将坚定地站在王室这一边,全力维护周室的尊严与权威。
面对如此诱人的条件,周襄王几乎没有丝毫犹豫便欣然应允下来。
他心里很清楚,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遇。一旦成功促成此事,不仅可以增强周王室在诸侯中的影响力,更有可能获得晋国这个实力强劲的盟友。
于是,周襄王当机立断,派遣成周卿士王子党统率着一百五十辆战车以及两千名步卒,携带由周天子亲自颁发的册封夷吾为晋侯的诏书,迅速出发前往与秦军、梁军会合之处,以便护送公子夷吾顺利返回晋国,登上国君之位。
与此同时,另一路使者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