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道微光进入,玄青色的光球忽了一下,变得灵动起来。
先是赤蓝两道光芒无序乱撞,经过几次碰撞后,又各自占据了光球半边,逐渐成阴阳两极状。
接着,玄青色的光球,逐渐被其染色,本就灵动旋转的状态,变得更加剧烈。
突得一瞬,外面的光球与里面的赤蓝两气一起坍缩,变成了一团指头大小的如墨黑气。
黑气翻滚涌动,只存一息,忽得颜色变淡,由黑转青,由青转赤,由赤转黄,由黄转白。
直至白色的光芒,刺目发亮,忽得再次膨胀,分化成玄青色的光球,与阴阳轮转的赤蓝光芒。
两色光芒,阴阳旋转,玄青色的光球再次被染,平衡又一次打破,光球与赤蓝二气,继续坍缩成黑色气团。
黑色气团翻涌之间,再次转变成青色,接着由青转赤,由赤转黄,由黄转白。
白到发亮之时,再次膨胀,循环往复,好似‘碘钟反应’般没有止境。
如此循环数次,李大狗与朱权若有所思,方照野左袖拂过,光球顿时消散,而后一指桌案书籍道:
“此书本是寻常法器,经我阳山八百年四千弟子诵读,数十位长老用此教化,遂孕育出混元一气。
我抽一缕为胎,以五气轮转之法,注入水火二气,故此,能演化五行相生之相也。
奈何,我之境界不足,非五气朝元者,不过徒有其形罢,不足以衍生五气。”
尽管他讲的仔细,但两人并没有修炼基础,所以只能默默记下自己理解的内容
‘天地演化,与修士练气息息相关。’
见两人似有所得,方照野无需看书,自顾反问道:
“书言:‘清升为昊,浊降成穹’,此句何解?
《易经·系辞》有言,‘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昔,广成子传黄帝《阴符经》,首句便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修士脱凡洗身,正是效法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之言尔。
引气入体存清昊之气,涤荡污浊去陈秽之恶,如此,方乎与天地同也。”
“何为‘两仪肇判,四象循踪’?
《易经》有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此非《道经》一生二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