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两位性情迥异的智者,仿佛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鲜有交集,各自行走在自己的天地间。
然而,谈及对时局的洞察与把握,庞德公却如明镜高悬,心如止水。乱世之中,诸侯割据,烽火连天,亟需的是英勇善战的武将与智谋深远的谋士。
反观孔融,自诩为大儒,自命清高,却往往被陈旧的观念所束缚,脑袋里装满了腐朽的学问。若他能安守本分,于家中吟诗作画,享受那份超脱世俗的潇洒与自在,或许还能留得一份文人雅趣。
但在这乱世洪流中,孔融那过于理想化的情怀与不切实际的见解,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甚至可能成为他前行路上的绊脚石。
然而,若他妄图仅凭那三板斧式的治国方略来驾驭国家这艘巨轮,只怕时光流转间,终将迎来一场无法收场的风暴,落得个身败名裂,无处安息的凄凉下场。
庞德公,虽未亲眼目睹刘耀的风采,却能从他的一举一动中,如抽丝剥茧般,将这个人的轮廓勾勒得清晰分明。刘耀,此人行事不拘陈规,胸中藏着勃勃野心,更兼一双慧眼能洞察未来,一份胆魄可撼动山河。任何试图在他治国路上横加阻拦,指手画脚之人,都必将面临他毫不留情的清扫。
正因如此,在庞统即将踏上征途之际,庞德公一再殷殷嘱托,言辞间满是凝重:
“见到刘耀之后,万万不可忤逆,不许顶撞,他知道不问,你就闭口不言。”
只要庞统能好好发挥,刘耀必然会重用他。
但是如果庞统太想要急于证明自己,首先就会引起郭嘉、田丰等人忌惮,还会引起刘耀的怀疑。
庞统与魏延二人,寻觅至一处清幽雅致的客栈落脚后,心中盘算着下一步的行动——探访酒楼,搜集些有用的讯息。
在这熙熙攘攘、信息纷飞的许昌城中,唯有洞悉一切,方能运筹帷幄,立于不败之地。
于是,二人不言不语,只以敏锐的耳目,默默穿梭于街巷之间,捕捉着周遭的每一丝风吹草动。
随着人流的指引,他们自然而然地来到了许昌城中最负盛名的酒楼——问天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