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许昌学院,布局方正,井然有序。城墙高耸,高达两丈四尺,宽达六尺三分,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
如此宏伟壮观的学府,必将孕育出无数杰出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与其说是一座学府,倒不如说是一座小城,里面生活两三万人,丝毫没有问题。
这个学院,刘耀可是筹备了一年有余,光是动用了战俘就接近五万人,民夫则是征用了接近十万人。
刘耀期间至少花费白银至少十万余两。
学府之内,装饰奢华而不失雅致,隐隐透出一股低调的华贵。环绕四周的城墙,青砖砌就,坚如磐石,仿佛能屹立百年而不倒,岁月难以侵蚀其分毫。
而那学府大门,更是气势恢宏,高达两丈四尺,宽达三丈八尺,足以让三辆重装战车并肩驶入。门体精选铁梨木精心打造,外层又紧紧包裹着铁皮,更添几分坚不可摧之感。
门上镶嵌的八十一枚铜钉,每一枚都大如碗口,闪烁着冷冽的金属光泽。仅这一扇门,其重量便超乎想象,少说也有两千斤之重,非得四名力大无穷的壮士合力,方能缓缓推开。
在那庄严大门两侧巍然矗立的,是青石雕琢的门楼,它们并肩而立,尽显雄浑与雅致。门楼之上,一幅对联熠熠生辉。
上联:书山有路勤为径
下联: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十四个大字,每一笔都遒劲有力,足足有六尺之高,被细心地敷上了金粉,于是在阳光下更显璀璨夺目,即便是远在数里之外,那耀眼的金光也能轻易捕获行人的目光。
谈及这副对联,它无疑是出自“文抄公”的刘耀之手,字里行间洋溢着激励学子勤勉向上的温情与期许,用以装点门楣,再合适不过。
大门之巅,赫然悬挂着一块气势恢宏的巨型匾额,其尺寸恰为五尺之高,八尺之宽,宛若苍穹下的一方瑰宝。
匾额表面,银粉熠熠生辉,金边镶嵌其间,更显尊贵非凡。此匾非比寻常,乃精选一整块珍稀的金丝楠木精雕细琢而成,每一处纹理都透露着自然与匠心的和谐共生,端的是高端雅致,大气磅礴,尽显上等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