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同仁,百年树人,教育为本,乃是国家兴衰之基,学府之荣光,亦牵动着万千黎庶之心。此事之重,万不可等闲视之!”
“我们皆心知肚明,掌控学府之权柄,无异于执掌未来之舵。这其中的分量,何其沉重。”
谈及汉室旧制,三公九卿之中,太常卿一职,乃掌天下学府之牛耳。
而今,此位恰由那位以迂腐着称的孔融孔文举所居。
试想,若让这位老夫子主掌‘许昌学府’,不消三年五载,儒学必将如日中天,而其他百家之言,恐将黯然失色,百家争鸣之盛景,也将化为泡影,不复存在矣!”
所以为了避免儒家一家独大,刘耀便选择将学院独立出来,重新设立体系,不在朝廷之内,但是却在掌控之中。
刘耀计划设立几名校长,管理学府,以后就是学府的精神领袖。
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卢植、皇甫嵩、蔡邕三人将会成为新的校长。
职位则是设立为太师。
太师、太傅、太保,本是周代三公,辅佐天子,位高权重,非宗室重臣不能担任,秦时废除,汉代复立,却丧失了权利,成为一种荣誉官职。
太师之下,刘耀计划再设立几位官员,用于管管理学府。
太史一职,管理学府的档案、文宗,以及学生的招募、考试、升级、毕业、分配……各种事宜!
太祝一名,掌学府膳食之要,统辖数座食堂,精选时令鲜材,延聘顶尖厨艺,誓让全校师生,餐餐饱腹,口口皆赞,滋味盈心!
太宰一职,司学府财资与营建之务,穿梭于金银之间,筹谋学府血脉畅通,又兼理校纪严明,遇那顽皮不羁之徒,手握惩戒之权,以正学风!
庭尉一位,领精锐甲士,屯兵学府周遭,护学府安宁,如铜墙铁壁,不容丝毫侵扰。遇紧急情况,可先斩后奏,雷霆手段,确保学府一方净土,安然无恙!
太学府内,博士之位虚席以待,广纳百家之精英,甄选那些学识渊博、才情横溢、品德高洁、心怀责任,且乐育英才之士,以担纲传道授业解惑之重责。
至于学府中的官员们,他们身居简朴却地位尊崇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