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连本应镇定的刘琮,目睹此情此景,也不免有些手足无措,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蔡瑁与张允,这对往日里权倾一时的盟友,此刻却相对无言,心中五味杂陈。在这紧要关头,他们的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个名字——贾诩。
仿佛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两人急匆匆地奔向贾诩的居所,脚步踉跄,满是急切与无助。
而贾诩,早已料定他们会来,正悠然自得地在院中候着,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
蔡瑁一见贾诩,犹如抓住了救命稻草,猛地冲上前去,双手紧紧握住贾诩的手,那力度,仿佛要将所有的焦虑与不安都通过这个简单的动作传递给这位智谋深远的谋士。
“文和先生!您看看如今我军现在应该怎么办啊?”
贾诩面色平和,语调沉稳地道:
“眼下的局势,我军尚存一搏之力,足以继续在战场上驰骋拼杀。然而,最为棘手之处,在于时间的无情紧迫。”
“二位将军须知,襄阳城内的粮草辎重、军械兵刃,乃至各类物资,大多囤积于南城仓库。反观北城,储备微薄,恐怕难以支撑数日之需。”
“尤为关键的是,曹操虽已率军撤退,但其野心未灭,定会伺机卷土重来。倘若樊城之敌再度倾巢而出,反扑襄阳,我军必将陷入四面楚歌的绝境。”
时至此刻,若南北两方合力围堵,内外交困之下,我军恐将陷入绝境,成为那瓮中之鳖,全军覆没之局难以幸免。因此,上策莫过于趁包围之势未成,寻机突围,方能保全身家性命!
眼下刘耀大军紧锁襄阳,欲从其铁掌中夺回南城,无异于痴人说梦。毕竟,他麾下的青州水师与荆州水师实力相当,难分伯仲。
蔡瑁、张允二人闻言,眉头紧锁,面露难色。
“我等麾下虽集结近三万精兵,可一旦踏上逃亡之路,步入辽阔平原,便如同鱼肉置于刀俎之上,彻底暴露于刘耀眼皮之下,再无回旋余地。”
“单论刘耀麾下那支威名赫赫的并州铁骑,便是以一当三,骑手与战马皆披重甲,装备之精良,令人咋舌。他们擅长长途奔袭,如同荒漠中的猎豹,一旦我等踏出襄阳城的庇护,他们便会如影随形,犹如一群饥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