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如此,孙权迟迟不肯放手兵权,只是蜻蜓点水般地增派了些许兵马,命周瑜镇守柴桑大营,继续磨砺那支令人生畏的水师。
周瑜心中,亦不时泛起对往昔的追忆,尤其是与孙策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份情谊,如同潮水般涌来,难以平息。
“若论集结江东之士,于两军对峙间把握战机,与天下群雄一较高下,仲谋之才,确不如我;然至于选拔贤能,使各展所长,共守江东这片基业,我自愧弗如卿也……”
如此看来,孙权不过是一位擅于守成的君主,而非那锐意进取、开疆拓土的霸主。
自己即便是有心偷塔,但是架不住,没有兵线啊。
周瑜空怀壮志凌云,却觉世间知音难觅,唯孙伯符一人,能深入其心,共鸣其志。正当这份孤独与抱负交织之时,风云突变,曹操麾下智谋之士许攸,再度悄然踏足江东,秘密拜访孙权,意图编织一场权力的盟约。
许攸此行,手段隐秘,言辞恳切,竟奇迹般地赢得了孙权的信赖,促成了曹、孙两家联手御敌的盟誓,矛头直指雄踞一方的刘耀。
而且协议达成了之后,许攸并没有离开荆州,反而是在鲁肃的陪同下,前往了柴桑。
许攸明白,如今虽然孙权是江东的霸主,但是真正的能力挽狂澜之人,只有周瑜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