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局势的关键,皆系于长坂坡一战。
曹操能否冲破那重重围困,在此一举。
若不能,则曹操真将步入绝境,再无生还之理。
玉面屠夫布下的防线,犹如铜墙铁壁,绝非轻易可破。
周瑜的目光仿佛凝固在了长坂坡的方向,凝重而深邃。
鲁肃在一旁,语调平缓地接道:“是啊,这一战,将改写多少人的命运。”
周瑜轻轻叹了口气,眉宇间凝聚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忧虑。
“唉,江东眼下的十万精兵,已是我们的全部倚仗。而刘耀那边,四十余万大军压境,我们这点兵力若是贸然投入,无异于以卵击石,只会将江东的未来一并葬送。”
然而……刘耀的铜墙铁壁之下,亦非无懈可击。
诸位请看,此地便是丹江口。它扼守汉水中游,水域纵横交错,航运四通八达,码头像明珠般镶嵌在岸边,熠熠生辉。
刘耀挥师南下,其北方的粮草辎重皆汇聚于此,船队往来穿梭,不绝如缕,维系着那四十万大军的命脉。这丹江口,便是刘耀庞大战争机器的心脏地带,也是并州四十万大军的生命线。
水运之道,乃是刘耀大军命脉所系,粮草辎重,半数有余皆赖此途。一旦这水上生命线被无情截断,刘耀雄师无异于断臂之鹰,崩溃只在朝夕。
刘耀此人,素以奇袭敌后粮草着称,对自身后防亦是布防周密,慎之又慎。
甘宁麾下的水军,如游龙般穿梭于碧波之上,日复一日,巡逻不息,织就一张密不透风的水上防护网。
而沿岸烽火台,每隔数里便巍然矗立,两两相望,宛如夜色中的守望者,一旦有风吹草动,狼烟即刻冲天而起,警报传遍四方。
再者,欲抵丹江口,必经襄阳古城这一咽喉要塞。逆汉水之流而上,襄阳城如铜墙铁壁,横亘在前,城内甲士如云,守备森严。
试问,这世间又有何人,能越过这固若金汤的堡垒,悄然无声地抵达彼岸?一切阴谋与企图,在这坚不可摧的防线前,都显得苍白无力。
鲁肃、丁奉、徐盛三人听令,尔等即刻率领半数兵马与船只,逆江而上,疾驰三江口,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