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受田,乾隆后期(1787年)的山东滨州人,家里头不算是什么豪门大族,但也可以说是书香门第,满屋子都是书卷气,走路都能踩着书页响。
道光三年(1823年),杜受田一鼓作气,考了个进士回来,皇上一看,嘿,这小伙子挺有才,就赏了个庶吉士的职位给他。这庶吉士啊,就像是皇宫里的“储备干部”,前途一片光明。
杜受田这人,学问深得跟海似的,教书育人的本事也是一流。你别说,这点从他家的孩子们身上就能看出来。他一共有五个儿子,个个都是学霸级别,道光时期全都考中了进士,那简直就是“全家总动员”去赶考啊!
大儿子杜翰,那可是官运亨通,最后混到了工部左侍郎的位置,还成了同治帝的顾命八大臣之一,简直就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二儿子杜乔羽也不赖,官至兵部右侍郎,也是个大官儿,走出去都能横着走。
再说说杜受田他爹,那也是个厉害角色,官至吏部侍郎还加了太子太保衔,一家子官儿多得都能凑一桌麻将了。当时的人啊,都称杜家是“一门七进士”,这称号听起来就霸气侧漏,简直就是古代的“学霸家族”。
刚考中进士那会儿,被皇上赏了个庶吉士的职位,在翰林院里头打杂。这翰林院啊,就像是皇宫里的“学霸集中营”,杜受田呢,就像是里面的一个“小学徒”,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不过,杜受田这“小学徒”可不一般,没多久就被提拔去山西当学政了。这学政啊,说白了就是山西学校、文化事业的“大管家”。杜受田一去,那可是如鱼得水,教书育人的本事全使出来了。
山西的文化事业在杜受田的打理下,那是勃勃生机,就像春天里的小草,嗖嗖地往上长。这事儿啊,很快就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皇上心想:“这杜受田,看来是个教书育人的高手啊!”
于是,道光十五年(1835年),皇上特地发了个“调令”,把杜受田从山西召回了京城,让他来教皇子读书。这一下,杜受田可算是“鸟枪换炮”了,从“地方小管家”一跃成了“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