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酒楼包间内,一位衣着华贵的年轻人朝身旁的中年男子道“隆昊兄,恭喜啊!,恭喜高中榜眼!”顿时,包间内恭喜声不绝。被道贺的男子年近中年,眉目刻板,眉目间有一股隐隐的傲气,作揖还礼时显得极为矜持。
此时,广场上又响起了一阵惊呼声,“状元!状元!状元是于苏家的苏缘离!”随后一个又一个的学子的名字被人叫了出来,人群更加的沸腾了。
在这个瞬间,这些儒生忘记了之前的艰辛和疲惫,他们所感受到的,只有这份来之不易的喜悦和激动。他们的道贺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热闹的人群一浪接着一浪,人潮更加的汹涌,把原本还在榜前挣扎的中年儒士和苦脸和尚挤到了一边,“哎呀,你还别挤呀,我还没看呢,我还没看呢。”
中年儒士在人群中挣扎着,但不管他如何挣扎,他还是被推到了一旁。
“不用看了,你是三甲第108位。”一旁的僧人淡淡地说道,“和尚,你怎么这么快就找到了我的名字?我怎么没看到呢?”“因为我是从最后一名往上看,第一个看到的就是你的名字。”
本该在人群中活蹦乱跳的中年儒生一下子如同泄了气的皮球一般蔫了下来,不禁喃喃自语道:
风起青萍末,浪生微澜间。
柳垂飞雀羽,云映远山颜。
岸芷汀兰渚,浔光林影湾。
自兹寻梦去,长向月明还。
“考了三年,也就考了个三甲末位,哎呀,还是做我的江湖诗仙算了”中年儒士唉声叹气的转身离去,那苦面和尚跟在儒士身后不紧不慢的转着手中的佛珠并未安慰东山号,只是默不作声的跟在他身后。
帝都的街道又宽又大,可以让三驾马车并列而行。这两个人混在长安街头的人群中,显得并不起眼,这位落魄的儒士东山浩边走着路边念着诗。路过一个酒铺时,酒铺内有位红光满面的大汉百无聊赖的躺在一张竹制躺椅上,一把竹扇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他那露在外面的将军肚,这位袒胸露乳的大汉朝路过的儒士大喊道,“今天可要买壶酒啊?”东山浩抖了抖衣袖道,“今天,没钱,也没心情,喝不了酒,也写不了诗”。赵老四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