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无语地撇撇嘴,这人的猜忌心真重,早就没得救了。
好在,自己从来就不曾忘记这一点,凡事都给自己找了退路。
“月宾?月宾么,她倒是看得透时局。”她这么快就想坐上该属于侧福晋之位,果然野心够大,惯是会审时度势,就是不够识趣儿。
胤禛不觉蹙眉,思及这些日子宜修反复提及的侧福晋人选,眉宇间不由地染上几分烦躁。
“月宾父亲去后,齐国公府便渐渐没落了,但底蕴尚在,嘉瑜又一年大一年,蒋氏的弘曦也养在月宾名下,家世、子嗣、资历都有,岂能不对侧福晋之位动心?”
宜修伸手扯了几颗葡萄递给胤禛,忙又劝道:“早就提醒过您,当尽快定下侧福晋人选。宫里太后娘娘和淑仪打牌的时候,话里话外都透露想扶塔娜上位,弘皓、嘉瑗是皇阿玛早就钦定的满蒙联姻人选,皇玛嬷能不上心么?”
“再有静瑶,她生了儿子,静安又在御前颇受重用。早些年皇阿玛就许诺过静安,会提拔他妹妹,恩赏他家族,静瑶也是早就在宫里挂了号的。”
“还有颖儿,是敏妃娘娘的族人,又在贵妃娘娘那儿得脸,虽生的是女儿,可家世也不算差,兄长们在御林军、五城兵马司中任职,还有十三和八妹的脸面要顾及呢。”
“董令月是端嫔的侄女,董氏一族在内务府扎根颇深,御前也是受重用的。”
“……”
除了宋云烟、武玲珑、李静言、冯若昭、蒋菁惜这几个家世不起眼的,宜修一一细数了后院众人竞争侧福晋之位的优势,不着痕迹地把胤禛的疑心引向他处。
举荐年羹尧这事儿,一半是为了拉拢年家,一半是要为将来年世兰进府做铺垫。
其实,宜修早就对年世兰进不进府没什么想法了,可架不住十四被胤禛、胤禩定下了喝西北风的前途,又是康熙调节皇子夺嫡、平衡朝局留的后手。
依照上一世年羹尧的本事,一旦西北战事起,必定鹏程万里、扶摇直上,这股风是挡不住的。毕竟她宜修再能耐,也改变不了大清与准噶尔、罗刹国敌对相争的大势。
既然挡不住年羹尧的青云路,那就提前下点注,结个善缘的同时,进一步收拢年家。
年羹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