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万平方米的基地大约高度为20米左右,空间为300400这样的一个级别,大约分为数十个隔开的功能区。
带有发电薄膜的高强度玻璃将会让这个基地内部常年保持在20度左右的温度,而里面的氧气含量和地球也基本相当。
有了充足的电量供应后,这里将会开展居住、旅游、工业、科研等各种工作。
北极地区含有大量的固体冰资源,开采后完全可以直接提供基地的用水问题,而火星上丰富的太阳能和二氧化碳资源将能够对植物的生长起到重要作用。在基地里将会有6万平米左右的植物试验区,正常情况下也可以提供一定的食品保障。
当然,火星上面的最大的食品来源,是小乌为这里特别生产的食品机。这个高科技的设备将直接能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通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生产出类似于蛋白粉那样的固体碳水化合物,并将其固定成型为大米或者小麦这样的固体物。
这个重量有3吨左右“人工粮食合成机”每天可以生产出约500公斤左右的人工粮,甚至能够满足1000人的基本主食需求。
之所以少洛没有在地球上推广这个产品,主要原因是因为成本高和地球粮食资源基本稳定能满足需求。
氧气的供应就更为简单了,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或者通过电解水都可以获得。
在计划中的火星第一个基地上,在氧气、太阳能、水都不缺乏的情况下,基地已经具有自我发展和自给自足的能力。
经过了近一年金星铂金属运输,“乌托邦号星际飞船”已经从金星上采集了并提炼了6万吨的铂金属,甚至足够生产超过6亿个‘金属1号a’超级电池,已经可以满足未来数年三到五年之内的要求。
载重200吨的‘乌托邦号星际飞船’,将负责火星基地建设所需设备和材料的运输问题。按照预定的计划,这个基地将会在3个月之内初步建成。除了地球上直接带过去各种的轻型建筑金属框架、和一些必要设备之外,少洛还将会在火星上建造一个高强度玻璃加工厂。
火星上遍地的金属砂岩材料为玻璃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这些可以发电的玻璃产品在火星上有许多地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