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家属院小院儿的槐花、榆钱盛开了。
邻居们口粮指标提升了,再加上贾家婆媳两个自认为手头宽裕了,还真没有人到李家摘槐花、榆钱。
李家是吃不完的。
李平安夫妻两个摘取的时候除了自己吃,还给了陈雪茹以及李平安岳父、舅舅家不少,甚至连钱明家李平安都去送了一些。
小露自己不会摆弄,徐氏和秦淮茹就蒸了蒸菜、窝窝头让小露给父母带过去。
楚山和王萍夫妻还真的很喜欢吃,直夸女儿长大了,知道关心父母了。
刘海中又收到大儿子刘光齐的信了,说是妻子生了个男孩儿,家里粮食不够,钱也不够花。
虽然没有明确说是想要钱,但意思已经明显。
刘海中很兴奋。
刘光天的儿子就是自己的长孙啊!
儿子因为孙子的出生遇到难处了,他能不帮忙吗?
不就是要钱和粮票吗?
他给!
刘海中开始行动了。
钱他有。
最关键的是全国粮票。
费尽心力,花了很大的功夫才淘到十几斤全国粮票,这还不够,在刘海中看来远远不够!
刘海中又去找李平安了。
他到李家以后和李林攀谈了很久,大谈这么多年的邻居情谊,就算是李家要吃饭了这家伙也舍不得离开。
最后在李平安的寻问下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李平安犹豫着答应给刘海中兑换三十斤全国粮票。
第二天李平安将全国粮票给了刘海中之后他说了很多感谢的话。
除了全国粮票,刘海中还给儿子汇过去两百块钱,写信告诉刘光齐,他每个月都会给儿子汇钱和粮票,就算是没有粮票也会给他汇钱。
刘海中和二大妈谈论这件事情的时候说是为了绑住儿子,只要他每个月给刘光齐汇钱,这小子就不会轻易的变动住处,他知道自己儿子、孙子在哪里就安心了。
说者无意。
听者有心。
他们在家里大声谈论给刘光齐汇钱的事情,小儿子刘光福听了却很不是滋味儿。
刘光福十七八岁了,辍学以后一直待在家里。
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