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温室大棚是恒温的,你看是不是很暖,这就是我们能够在冰天雪地里养蘑菇的关键!”
李锐介绍时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黄经理虽不懂得技术,但他明白市场,懂得欣赏技术!这项技术将会解决北方地区冬天无蔬菜可吃的尴尬。
黄经理兴致勃勃地说:“你们食用菌厂十分不错!”
他紧紧握住李锐的手,“李厂长,我希望以后能开通冰城到京都的运输专线,让咱们京城的老百姓每年春冬两季都能吃到新鲜的蘑菇!”
李锐笑眯眯地握住他的手,“多谢同志的赞美,我们食用菌厂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望你们能多提意见。”
“今后我们冰城将会扩大大棚蘑菇的培育,我也很期待冰城蘑菇走出黑省的那天。”
黄经理愉快地带着蘑菇满载而归。
李锐笑吟吟地送走黄经理,马不停蹄地吩咐各车间发糕点。
全厂923人,人均到手能分到十一斤高档点心。但肯定全发下去,李锐还指望着用这些高档点心激励职工,助力他的“大棚菌菇下乡”的计划。
会计哗哗地敲着算盘,算出每个职工分到五斤四两的高档点心。
分福利的场景简直壮观得就像过年,工厂的空地站满了人,每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考虑到职工的需求,李锐跟东德楼商量细节的时候挑了高糖、高油又容易做的点心。
酒楼里那些太高档的诸如芸豆糕、绿豆糕、京八件通通都不要,那些东西不接地气,死贵,还不管饱。
他精心给职工挑了量大管饱、高糖,纯纯主食制成、耐放的糖火烧。那一麻袋、一麻袋的糖火烧卸下后,把人的眼睛都勾直了。
“赶紧地,催催小林,她怎么还没到?”李锐催促。
刘发英应了声,喜上眉梢地道:“在路上了,她贵人多忘事,压根忘记今天厂里要发福利,今早还去了机械厂咧!”
糕点分到一半,工厂门口出现了刘新民的影子。
“来了来了,就等你们了!”
今天下了一点小雨,湿漉漉的雨如细针般飘进来,但丝毫泼不灭厂里喜悦火红的气氛,热闹得简直就像过年。
林红樱走进工厂,看着职工们脸上笑开了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