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gan政府以来,美国对于大型电影公司重新涉足院线业务的管控越来越松,政策上已经没有任何阻碍。
院线作为电影行业获利的终端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天时、地利、人和齐备,陶玉书自然不想错过这个机会。
林朝阳则选择留在了燕京,他的新书还在创作中,这回回京就当是采风了。
石景山,军区大院。
杜若林滔滔不绝的跟林朝阳讲述着他年轻时的英雄事迹,说到激动处唾沫横飞,声若洪钟,一点也不像快八十岁的人。
“这事你得给我写一笔,我那老同学死得惨,当时要不是他,我人就没了。”
杜若林讲着他年轻时参加爱国运动时的惊险遭遇,要求林朝阳把他的经历给写进书里。
“再加下去,这小说都快成您老的自传了。”林朝阳吐槽道。
闻言,杜若林眼睛瞪得像铜铃,“胡说八道!我才提了几件事?怎么就成自传了?”
“您说呢……”
林朝阳掰着指头数了半天,最后说道:“要不说杜峰管您叫爸呢,当年我写《高山下的花环》,他也是这么干的。”
“放屁!”林朝阳一提起杜峰,杜若林顿时怒气冲天,恼羞成怒道:“不写拉倒,想写我这事的人多了去了。叶永烈知道不?去年还特地来拜访我,我都没答应。”
叶永烈是科普作家,最知名的作品是《小灵通漫游未来》,不过在八十年代中期他的创作方向转向了纪实文学。
近年来以写知名人物、高层人物、历史传记为主,人称“旧闻记者”。
“你看你,急什么眼啊!”
人岁数一大,就成了老小孩儿,林朝阳只得安慰杜若林两句。
两人正说着话,林朝阳就见警卫员小宋站在客厅的通道处,一脸纠结。
林朝阳正要问他有什么事,祁红英走了过来,将小宋支开了。
“老杜!”祁红英叫了一声。
“干嘛?”杜若林心不在焉的应了一声,他正打算继续给林朝阳科普自己的英雄史呢。
“杜峰回燕京了,等会儿到家。”
祁红英的话刚说完,杜若林猛然回头,怒气冲冲道:“他回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