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林朝阳以一部《闯关东》震惊了中国文坛,被许多评论家誉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长篇小说”、“中国当代文学皇冠上的明珠”。
大家敬佩之余,也不禁感慨。
身为作家,能写出这样一部鸿篇巨著,死而无憾。
因此很多人也断言,林朝阳此生恐怕也很难写出超过《闯关东》的作品来了。
《闯关东》发表到现在正好10年,期间林朝阳依旧保持了高频率的创作,佳作频出,其中还有不少作品在海外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但在国内的很多评论家看来,林朝阳始终没有再创作出如《闯关东》那般为中国文坛众所瞩目的耀眼作品。
这样的情况不仅让评论家们感到遗憾,也让他们更加珍惜《闯关东》。
哪怕之后几年又有《白鹿原》横空出世,但在许多视《闯关东》为独一无二的评论家来说,那也不过是对《闯关东》的模仿而已。
如今,崔道义和程树榛手里握着林朝阳新作的手稿,尽管只是粗读了一遍,但两人可以很负责任的说:
这绝对是一部不逊于《闯关东》的作品。不,应该说在某些地方还有超越,林朝阳完成了对自己的超越。
想到这里,两人都忍不住有些激动。
程树榛用力拍了一下扶手,站起了身,“走,先去林朝阳家走一趟!”
“干嘛去?”
“跟他聊聊,先把发表的事定下来。”
崔道义面露迟疑,“这也太急了,三审三校的流程好歹也得走一下吧?”
“没说不走。这不是先去跟他聊聊嘛,之前不是有传言说他这部小说审了半年嘛。
人家肯定着急了,现在稿子都到我们这了,发是肯定要发的,提前沟通一下有什么不好?”
崔道义一想也对。
程树榛跟林朝阳没怎么接触过,好在有崔道义这个熟人,见面寒暄几句,聊起对小说的评价,程树榛击节而赞,溢美之词不绝于口。
听的林朝阳都有些不太好意思,连忙谦虚了几句。
“这部小说放在我们《人民文学》发表,可以说是我们刊物的荣幸。不过以《人民文学》的版面,要发表这样一部鸿篇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