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幕上的提问一闪而过,但还是被林朝阳看在了眼里,言辞不可谓不犀利。
工作人员提醒后又觉得有些不妥,说道:“不回答也没关系,我们聊下一个问题。”
“无妨。”林朝阳轻轻摆手,神色淡然。
沉吟片刻后,他的手指敲击键盘,在屏幕上留下一段很长的话:
从作家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创作者都有着他的思想和立场,其能否与社会主流价值观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作家在这个社会所受到的认可度。
《天朝》目前只发了两卷,但若论总体思想倾向,那一定是批判性的。
但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我也在辩证的看待历史。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封建制度有其糟粕,也有其辉煌。
如果只是一味的歌颂封建王朝的功德,自然是有失偏颇的,可全面否定封建王朝的一切,就是公平的吗?
在强权和独裁者的统治下,繁衍生息的民众以及诞生于其中的文化和文明是否也要被全面否定呢?对此我个人是持保留意见的。
《天朝》之中有不少对李唐王朝的正面描写,这一点我不否认,但这是基于历史事实的。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盛唐华彩,绝不仅仅只属于统治者,而应该属于史书上每一笔被忽略和遗忘的升斗小民。
因有汉,故有“汉人”;因有唐,海外称“唐人”。
狭隘的以“封建”二字来取代“文明”,切断与封建王朝的一切联系,是近代中国以来国人民族和文化自信匮乏的一大要因,正如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我写唐朝,有一个最要紧的目的就是:
要让那些缺乏民族自尊和自信心的国人看到,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这个星球上最辉煌的文明。
也许现在我们仍受困于泥淖之中,但我们应当有仰望星空、重塑辉煌的勇气。
哪怕有一位读者因为读了《天朝》而产生这样的信心,那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