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进行到一半,陶玉书注意到赖万琴走过来,她捂住电话听筒,轻声问道:“怎么了?”
“您大舅从燕京打来的电话,说有重要的事。”
闻言,陶玉书眼神微微眯起。
大舅杜若林很少给她主动打电话,更别提还说“有重要的事”。
“接进来。”
“是。”
电话接了进来,陶玉书听着电话那头大舅杜若林的声音,脸色从未有过的严肃起来。
通过电话,陶玉书愣神片刻,又想起了《亚洲观察家》的电话采访,让赖万琴重新拨打电话。
那头的记者刚打算继续刚才的采访,不想陶玉书却说道:
“我想你们杂志下一期的主题可能要变一下了!”
1997年2月19日,巨星陨落。
在陶玉书接到杜若林电话后的三个多小时后,老人家去世的消息由zy媒体广而告之。
一时之间,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老人家的去世也牵动了国际政坛的神经。
在香江即将回国的年份里,老人家的骤然离世,使得这场等待百年的“骨肉相聚”似乎一下子变得飘摇了起来,香江媒体上各种论调层出不穷。
在这样的情况下,陶玉书所掌控的《明报》、《亚太观察家》、凤凰卫视等媒体向燕京派出了大量记者,将老人家去世后国内的第一手资料以最快的速度带回香江。
掌握媒体力量的好处在这一刻完全鲜明,香江各大媒体上各种关于内地形势捕风捉影的报道被迅速击溃。
刚刚在香江这座城市上空所凝聚出的阴云还未来得及兴风作浪,便已被风清气朗所普照。
根据治丧委员会决定,老人家去世后不接受外国政府、政要和友好人士派人吊唁,即便是在港澳地区也只是设灵堂,接待同胞吊唁。
短短两三天内,蹲在新h社香江分社门口的记者们拍到了数百位香江政要、富商、文化界名流现身吊唁,却唯独不见掌握着陶玉书这位传媒女王。
与此同时,陶玉书乘坐的飞机刚刚抵达燕京首都机场。
次日一早,林朝阳和陶玉书夫妻二人在庄严肃穆的人民的会堂参加了追悼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