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海外供应链中断,这句话其实隐藏的内容相当深厚,让不少人都产生了联想。
而对于此时的晋国而言,在沙漠又发现一座油田,固然可喜可贺,但坏处就是目前已经不需要了。
因为随着这些年底探查,光是两河地区的油田,就足够开采五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了,沙漠里的那些油田,最大的优势其实就是成本。
别的地区一桶原油,可能要几块华元的开采成本,而在这里,几乎就是零成本。
挖个几米,就会出油,这代表什么,代表只要挖出来,就是利润。
成本,那是什么,存在吗??
(后世多次石油降价,其实都是中东地区为了打击竞争对手搞的,红毛就是被这么搞死的,根本原因就是中东石油质量高,而且开采成本还极低,几乎是全球最低,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全球油价无论跌到什么程度,他们都有钱赚,涨价就降低产能,降价就抬高产能,世界原油价格,实际就是以中东为导向,而原油又和经济挂钩,所以后世美利坚为什么要去中东,根本原因就是在这里,单纯石油多,北美地区页岩油可一点都不少。)
可能是因为最近沙漠里的油田发现的确实一点多,成本也确实诱人,以至于最近晋国内部,已经再考虑,要不要把两河地区的油田封存,将石油产能迁移到沙漠地区。
只不过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就遭到了巨大的反对,根本原因还是因为晋国最核心的两河地区,已经基本和石油绑定。
当地的炼油厂,乃至以石油衍生出的化纤,塑料,农药,化肥等产业,已经将当地一半的人口绑定。
剩下的一半人口,虽然从事农业和工业加工,但当地的消费产业还是围绕着石油在运转,石油开采没有多少人,但是石油的配套产业,可是一个可怕数字。
这个时候你说把石油产能分配到沙漠,那不是砸大家饭碗吗??
搞到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一部分当地的油田保留,其余封存,然后拨款五亿华元在沙漠修建一条输油管道,将沙漠中的石油送到两河地区提炼,最后再经过波斯湾,运输到全世界。
这其中固然提高了一部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