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嘶,利润率竟然这么高,有点难搞。”
信越化学是少数日本泡沫破裂之后,依旧在快速增长的公司。
更要命的是,这家公司盈利还很高,利润率超过20。
星海集团想要收购,光砸钱都不行,还要让幕后掌控家族获得更多利益。
“咦,竟然还有这种事?”
不甘心的竹下雅人皱着眉头往下翻了翻,突然有了意外收获。
信越化学的创始人是越寿三郎,但在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第三任社长所在的小坂家,逐渐成为信越化学的主导家族。
失去公司控制权的信家十分不满,不停的和小坂家进行斗争。
既然公司有内斗,那么星海集团的机会也就来了。
“我看看,很好,收购的机会更大了。”
除了公司内斗,星海集团收购信越化学的另一大有利因素来自于稻门阀。
信越化学在六七十年代有过一次沉沦期,最终在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的小田切新太郎社长领导下重新崛起。
小田切新太郎也就此被称为信越化学的中兴之祖,在公司内部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如果竹下雅人能说服这位学长担任中间人,就有更大概率成功。
除信越化工之外,资料上还列举了上百家大大小小公司。
这些公司,大部分青年都不是很了解。
但没关系,大的公司先放在一边,小的公司每家都投一点钱。
除此之外,行业垄断型中小公司,直接进行并购。
反正花不了多少钱,就算日后亏了也无所谓。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那些青年不是很了解的半导体材料公司。
他熟悉的后世半导体材料领域垂直巨头,比如东京应化和jsr公司,则需要小心处理。
这两家公司占据全球光刻胶市场的大半江山,必须要小心谨慎对待,以免创新能力丧失。
“没想到,竟然还有玻璃面板领域公司。不过还太早了点,星海集团的液晶屏还在实验室阶段,再等等也不迟。”
液晶产业大发展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那时再进入玻璃材料行业会节省大量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