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袁绍和曹操虽然一阵大战,可终究二人乃是旧时好友,肯定会好生对待他们。
而刘备从始至终都只是外人,他连见都没见过,谁知道又会如何对待他们这些旧患?
思虑之间,他便想通了其中道理,便对杨修言道:“德祖兄自去,此事我自会告知母亲!”
杨修得到肯定答复之后,自是大喜,点头应诺而去,曹丕则是回到府内思虑。
他想,这件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若是他单独前去,丁氏必然不允,须得他母亲出面。
由是思考之后,他便招来曹植商议,兄弟俩一合计,又来寻到卞氏一阵劝解。
卞氏见得二子担心,连忙规劝,言说夏侯惇等人不会亏待自己等人,可曹丕却道:
“行与不行,皆是一语,母亲但去对大母说说,若是大母不怨,孩儿也不强求。”
卞氏本来也是个贤惠妇人,但也架不住儿女央求,便来寻到了丁氏言说其意。
不料她不说还好,她一说,丁氏便是勃然大怒,指着卞氏即大声呵斥道:
“妇人之见,何以如此不智,夫君这般安排,必有其意,岂是汝等能插手?”
“即便夫君有失,难道荀文若、郭奉孝等会不知,莫非汝一妇人,还能比满朝文武不成?”
卞氏被她一阵呵斥,即羞愧而出,心想也这个道理,别人会害她们,难道曹操会害他们不成?
既然曹操都决定要她们投降刘备,都就代表曹操已经想过了身后之事,她们又在担心什么!
想清楚后,卞氏又回到了内院,寻来了曹丕等人一阵呵斥,让其回府内反思,再不准提。
曹丕见劝说无果,也知道丁氏不会再改,索性偃旗息鼓,不再其这等心思。
而他这边消了心思,杨修那边却还不知,自回府内,便即等待消息,不料却听人来报道袁绍使者已至。
杨修听此,心道乃天助他行事,令人传书驿馆通风报信,言说城内议定要投刘备,若要成事,须劝说丁氏。
荀谌入城之前,本以为此番说服曹军轻而易举,因为他觉得曹操和刘备乃是死仇,而袁绍和曹操是之前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