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朕所知,大理寺右少卿在这个位置上坐了十来年,同样兢兢业业,破案无数,陈爱卿为何推举左少卿,而非右少卿?”
陈大人没想到永安帝会有此一问。
他以为,自己请辞,然后推举一个合适的继承者,不过是一件小事,没想到永安帝还要特别关心一下。
难不成,永安帝对自己推举的人选,颇有疑虑?
想到这里,陈大人思索片刻后,回答道:
“启禀陛下,右少卿与臣的年纪相仿,已然有这个岁数了,而大理寺这种衙门,需要的是更年轻的领导者,毕竟缉案追凶这种事,经常需要与时间赛跑,还是更年轻、体力更好的王大人更合适,故而臣才推荐。”
永安帝笑了笑:
“朕倒是不这么认为,王爱卿固然相对年轻,但是李爱卿经验更丰富,大理寺还是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领导者,才能避免缉案追凶的过程中走弯路。”
“不过,陈爱卿说的也不无道理,既然大理寺左右两位少卿都符合,那就让他们两人竞争吧,七日之内,王爱卿和李爱卿,谁破获的案子多,谁就继任大理寺卿,劳烦陈爱卿再多坚持几日。”
永安帝金口玉言,既然已经有了定论,那事情就不容更改了。
其他人没什么意见,倒是底下的王政华,心情宛如在井中打水的水桶,上上下下,不得安宁,毕竟他也以为,自己接任大理寺卿,是板上钉钉的事。
却因为永安帝一句话,他还要去跟自己的同僚竞争。
与此同时,宫外的仁嘉公主府,紫苏来报:
“姑娘,常进、王武、李宋三人已经从北境回到京城,目前正安顿在京郊的庄子上,接下来该怎么做?”
沈忆舒听到这个消息,豁然起身,目光透着锋利:
“让他们进京,直接去皇宫门口,敲登闻鼓,告御状!”
“松城大疫,一城的百姓,数万人命,值得陛下亲自过问!”
沈忆舒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事情闹大,登闻鼓一响,满朝文武都知道这件事,王政华便落入众人的视线之中。
王政华这些年在京城为官,虽然与其他同僚和睦相处,但却并没有什么真心相交的朋友,他牵扯到这件事之中,京城里应该甚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