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市政府通过减税降费、优化用工用能成本、加强融资支持等措施为企业让利减负,政策力度显著,这个确实是好事儿。但具体在执行中,是不是也像各地描述的那么顺利,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与观察。”
蒋艾东淡定的说道,“政策的推出,向来不是难点;执行到位,才是真的难。根据我在松江市工作的一些经验,各地给中小企业让利、减负的政策,从‘纸面’到‘地面’一直是有落差的。”
听到这里,赵昌盛忍不住蹙了蹙眉。
蒋艾东似乎没看到赵副省长的不满,继续自己的陈述。
“一些地方出台的政策理解门槛高,部分企业‘不会享’,复杂政策申报流程与中小企业财务能力不匹配。例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需企业提前备案研发项目,但部分中小微企业因缺乏专业财务人员而漏享优惠。”
“另外,制造业、科技型企业通过设备更新补贴和研发加计扣除直接受益,但服务业、中小微企业获得感较弱。之前在松江市的时候,某餐饮企业反馈,房租、人力等刚性成本占比超40,政策覆盖十分有限……”
听到这里,李青云脸上的神色依旧没有变化。
但内心之中,对这位新任常委副省长,已经生出了不少警惕。
虽然从只言片语之中,无法清楚的知道这位蒋副省长的真实意图。
但这个人懂经济,懂政策,这已经是可以确定的。
至于他现在的发言是针对赵昌盛副省长,还是针对自己,这个还要进一步观察。
“总之,咱们一些地级市在让利减负政策已初步形成‘降成本、优服务、强支持’的组合拳,这个是值得称道的。但我们任需警惕‘政策表面化’的风险。”
蒋艾东最后说道,“我们要以企业获得感为标尺,推动政策从‘短期纾困’转向‘长期赋能’,从而真正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