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镇的范蠡坟,乃是范蠡和西施的合葬墓。那土丘,是人工精心垒起,占地面积广阔,土丘高耸入云,上面还建有宏伟的庙宇,供奉着范蠡与西施的神像。当地曾有地名范蠡村,涡河的一条支流名为西河,附近的集镇叫西阳集,古时称作西陶,传言西施与陶朱公合葬于此。
史载,越国大夫范蠡,助越灭吴后,深知官场险恶,功成身退,携西施游历齐、鲁、后商等地,晚年定居于此。范蠡、西施死后,便葬在西子河畔。司马迁所说的陶,“据天下之中”,应是一个水、陆皆能四通诸侯各国的繁华之地。对于今安徽涡阳而言,历史上的东、西、北方,皆是古代中原地区,南方则是刚刚崛起壮大的吴、楚、越地。涡水西北通黄河,东南通淮河达长江,正符合“据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
此外,《战国策》中有一段秦“客卿造”对镶侯说的话。客卿造对镶侯魏崖言,秦国封你“陶”地,你必须攻打齐国,“陶”方可存在;若攻齐不成,“陶”地也就难以保全。燕国曾经攻下齐七十余城,你可利用燕国攻齐,派人去对燕国相国说,攻齐国,若能灭亡齐国,就可以“封君于河南,达途于中国,南与陶为邻,世世无患。”这段话明确点明了陶的地理位置,封燕相国于河南,南与陶为邻。
这河南之南,必为淮北之地。河南之南,“南与陶为邻”,此地正处于今之范蠡墓所在地的历史地理范围。所以,这个“陶”,正是今天的安徽涡阳县西阳镇,因此涡阳县的范蠡墓才是真正的范蠡墓。诸多历史文献和地理线索相互印证,使得这一说法在众多关于范蠡和西施归宿的猜测中显得尤为可信,也为寻找西施之墓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就让我与你一同赶赴安徽省涡阳县西阳镇?”张其金目光灼灼,看向刘赫杰。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犹豫和挣扎,一方面他被刘赫杰所说的巨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