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张其金心中的愤怒如熊熊烈火般燃烧,刚欲出口反驳,却被刘赫杰冰冷的眼神硬生生地堵了回去。
“张兄,无需多言,速速前往,再耽搁可就错失良机了。”刘赫杰的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强硬。
张其金无奈,即刻转身离去,脚步沉重而又带着几分不甘。他悄然潜入道路旁的草丛之中,茂密的草丛如同天然的掩护,将他的身形隐伏起来。此刻,他的内心恰似翻涌的怒海,愤怒的波涛层层叠叠,每一道都冲击着他的理智。
这个刘赫杰,竟如此狠心地将赵泽斌当作炮灰。赵泽斌对刘赫杰那般敬重有加,平日里鞍前马后,言听计从,可刘赫杰适才所言,实在是令人心寒。
在刘赫杰眼中,人命究竟算什么?难道如同那荒野间微不足道的草芥,随意践踏,毫不怜惜?他连自己的老友都能这般无情地出卖,用作抵挡危险的棋子,那么自己作为他的盟友,日后岂不是更有可能被他残忍地抛弃,在关键时刻被弃如敝履?
王阳明忽地幽幽一叹,那叹息声仿若穿越了悠悠岁月,带着无尽的感慨道:“这刘赫杰,其性情与当年的刘伯温,倒真有几分神似。”
“导师,我想请教,刘赫杰此番行径,与他的先祖刘伯温可有相似之处?”张其金强压下内心的波澜,向王阳明问道,此刻他急需从历史的对照中,探寻刘赫杰的行事逻辑。
王阳明长叹一声,缓缓开口,娓娓道来:“首先,必须澄清一个事实,真实的历史中,刘伯温远非传说中那般神乎其神。他并无超自然之力,史籍里记载的‘西湖望云’之事,说刘伯温在投身朱元璋之前,便察觉南京有所谓的‘天子气’,这无疑是荒诞不经的无稽之谈。真实的情形正如刘伯温在《郁离子》中所讲,要‘稽考先王之典,商度救时之政,明法度,肄礼乐,以待王者之兴’。在众多群雄之中,朱元璋能够礼贤下士,显露出强烈的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尤其可贵的是,他并非只知破坏,更怀有建设的热忱,这对于刘伯温这样的知识分子而言,才具备了无与伦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