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很多新问题,比如琉璃吹好形状后放置冷却的过程中,会出现直接爆裂的情况。就算没有当场爆裂,也十分易碎。
闵悉推测是窑内温度和外面温度相差过大造成的,毕竟已经是冬天了,窑内一千好几百度,外面却到了零下,过速冷却会导致物质结构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闵悉和丹阳子想了很多办法,尝试过将刚吹好的琉璃放在滚水中慢慢冷却,也试过放在炭火中去冷却。最后总结出了一系列缓慢降温的办法,在琉璃器吹好定型之后,再置入不同温度的炉窑去延长这个降温冷却的过程,解决琉璃易碎过脆的问题。
这种工艺在金属冶炼中非常常见,叫做退火,退火可以消除应力,增加材料韧性和延展性。
除了冷却过程出现爆裂的情况,硅砂在窑内熔化过程中还会出现气泡,这种气泡一旦产生,就很难消除,也不可能通过戳破它将气泡放出来,毕竟熔化的硅砂与水是不一样的,就算把里面的气泡放出来,那个坑洞也无法像水那样被快速填满,只会留下一个坑。
这些都属于亟需改进的技术性问题,所以比较起来,透明玻璃还可以往后压一压。
还有一件事,就是得培养吹琉璃的工匠,不能总叫云霁来帮忙吹,他哪有多少空来做这个。就连闵悉自己,也不能成天守着窑炉去烧琉璃,他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呢,所以还得找帮手。
目前要做的事,就是先把烧制琉璃的各种问题解决。等到技艺成熟了,就去开个琉璃窑,以后专门烧琉璃器,卖给京城的达官贵人,那可是赚钱的营生,把普通的砂石变成名贵的琉璃制品,那身价立即翻了成百上千倍。
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闵悉让丹阳子回了道观,让他等年后再过来:“道长你回去琢磨一下,看看怎么样才能解决硅砂熔液中有气泡的问题,等年后暖和了再来弄。”
闵悉给丹阳子结了工钱,还给了赏钱,另外还给他拿了几个琉璃器,只是都有些小瑕疵,但并不影响它的功用。
丹阳子说:“这琉璃贵重得很,怎么还拿这么多给我,我带一个回去孝敬师父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