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军压境,张定边的拜把子兄弟张必先兵败被俘,随着孤立无援,武昌已不可能再守住。
张定边让陈理与朱元璋讲和,保全了陈氏香火之后,朱元璋曾多次征召张定边效力,但都被他拒绝。他用一生坚守了对好友陈友谅的忠诚。
张定边之后去了哪里,已无从考证。据后人传说,随着天下终于一统,张定边放下了多年的杀戮之气,一心皈依佛门,但唯独没有变的是他的侠义心肠。
他自号“沐讲禅师”,在泉南灵源山建林元寺,率领僧侣垦殖禅田,治病救人,造福百姓。
在他晚年的一则轶事中,更能彰显张定边的勇猛无敌。公元1377年,将近60岁的张定边正在西峡山晨练,突然狂风四起。
他忙一抬头,只见一条斑斓猛虎径直扑来。张定边仓皇躲闪之后,猛一拧身,举刀朝老虎的咽喉插去。顷刻间,猛虎鲜血直流,脑浆四溅。
从洪武元年(1368年)起,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张定边在山间潜行修行了数十年。他送走了老对手朱元璋、徐达、常遇春,最终以99岁的高龄寿终正寝。
当福建当地史料记载他原籍的消息传开时,当地的乡民们纷纷洒泪,好些人更是结伴到寺庙里叩拜,如同失去了亲人一样悲痛。
纵观张定边的一生,从一个贫寒的渔民成长为纵横天下的猛将,最后又归隐佛门,长寿而终,堪称那个时代最传奇的人物之一。
作为元末的第一猛将,他不仅征战南北,替陈友谅打江山几无败绩,还在万军之中差点取了朱元璋的首级,险些逆天改命。
他拿得起放得下,追随陈友谅的忠诚,犹如关羽当年追随刘备一样,为好友弃官舍命,义无反顾,终生不渝。
虽然我们常说“成王败寇”,陈汉的覆灭让他作为失败一方逐渐被人遗忘,但在元末战火纷飞、英雄辈出的时代,张定边无疑是值得我们铭记的英雄。
【一口气看完大明王朝最后的忠臣良将历史小知识明朝】
他是大明王朝的忠臣良将,也是拯救大明的最后希望。他生擒高迎祥,大败李自成,一度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