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子一看李艾没有应答,也没说什么,毕竟倭国女人嫁了人,心思全在自己男人身上,除非这男人养不了她们,她们只崇拜强者。
而郭淮和关胜在得知,李艾把权力充分的下放之后,他们也开始了自己盘算,以及推演,首先是情报问题,郭淮和关胜要求情报部门,掌握辫子军的一举一动,好从中做出判断他们的战争意图。
而辫子军那面的礼亲王,也是多方打探出来,得出在青州府有两个平级将领在主持各自防务,在他眼里这种两个将领没有主次之分的将领毕竟互相忌惮,不能真的做到政令和一,必然不是一加一大于二的局面,于是这礼亲王的做法就是十二万敌人分成两个部分,一方面阳工,一方面真大,以绝对的兵力碾压一路再取另外一路。
可以说一般情况下他的做法是正确的,这也是皇太极迎战水家初时围剿他说的:“任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此地想要达成这一目的显然是行不通的。且不说关胜与郭淮所率守军仅有区区三万之众,但凭借着强大的海军力量持续不断地运输补给,这三万人始终能够保持满员状态。一旦出现伤员或无法继续坚守的士兵,海军便会迅速将他们运往后方,并及时补充新鲜血液。相较之下,辫子军则每损失一名战士便减少一分战力,可谓是此消彼长。
再者,历经如此漫长的时间,青州府的士兵们日常饮食究竟如何?而辫子军又以何为食呢?无论是从装备精良程度、食物供给质量、军队士气高低,还是武器先进与否、将领指挥能力强弱、科技水平高下等方面来衡量,辫子军无一占据优势地位。自古以来,从未听闻过那些终日以土豆果腹之人,能够战胜日日享受肉食滋补的对手。更何况如今攻守双方兵力对比悬殊,还有威力巨大的火炮作为助攻,就算再额外增派十万辫子军前来参战,也绝无可能攻克关胜或是郭淮所镇守之地。
此次攻防之战毫无花哨技巧可言,完全是真刀真枪的正面交锋,双方比拼的正是实打实的综合实力。只是就当前局势而言,礼亲王所选定的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