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返回目录 阅读足迹 更多章节
第(3/3)页
 朱棣的确一直在等汉王举荐太孙妃,也的确想让孙子立老二举荐的人为正妃。
    可他万万没想到汉王举荐的会和太子府举荐的是同一人。
    老二这是在搞什么?胡善祥这个女子到底又为何能让老二也举荐她?
    朱棣起了疑心,想要认真查一查善祥的真实身份。
    以前他只知道此女幼时便与父母走散,记不得父母姓甚名谁,被胡尚仪捡到,所以做了养女。
    现在朱棣想要仔细查一下胡善祥的身世与她到底有何能耐让老二也举荐她。
    朱棣先是试探问汉王,为何要举荐胡善祥?
    汉王道:
    “大侄子喜欢她,所以我就顺水推舟,成人之美。”
    对于汉王这话,朱棣是一个字都不信。
    但老二不愿说实话,朱棣也不逼他,眼瞧着要北征了,朱棣还要用汉王。
    至于老二为什么要举荐胡氏,原因他总能查到的。
    很快又是三年一度科举放榜的日子,永乐十九年,朱棣亲自点状元。
    这一年,他第一次看到了一个醉的意识都不清醒的学子。
    可就是个醉醺醺的学子,却当着他的面,冒着杀头的风险请求皇上不要在连年打仗。
    甚至当着朱棣与朝廷众臣的面,写下了荒村一诗。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
    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
    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写这首诗的正是于谦,那个为大明续命两百年的于少保。
    朱棣一直以永乐盛世自傲,可他骄傲的永乐盛世在于谦口中却是如此荒凉破败。
    太子闻言吓得眼睛都不敢睁,生怕朱棣一怒之下当场拔剑杀了这胆大包天的学子。
    谁曾想朱棣并未要杀于谦,反而说他妇孺之善。
    他只看到江南百姓的辛苦,却看不到边疆百姓被外族残杀的惨相。
    他要把于谦带上战场,让他亲眼看一看,边疆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第(3/3)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都在看:倒贴惨死后,我攀上京圈太子爷!工厂通古代,我暴富养出千古一帝祸仙林白叶宿心冰川纪元:我培养了绝世女皇王爷每日一跪,王妃今天原谅了吗失去七情六欲快死了,全京城为我哭坟狂龙归来,干妈你别求饶乖徒儿下山去吧,你师姐倾国倾城这个词条不太正经